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八百七十一章 協約國的混亂(二)

  “經過戰區總參謀部的推斷,奧斯曼帝國向艾因塔布增兵了,繼續進攻艾因塔布的話,我們也許要付出三萬到四萬人傷亡的代價才能拿下。”

  “我們手裡還有塞浦路斯和海軍陸戰隊這張牌,硬啃這樣一塊硬骨頭,還要付出那麼多傷亡,得不償失,即便這件事解決了,比雷吉克戰役也到此結束了。”

  劉一鳴雙手抱胸向後仰,倚在椅子的靠背上。

  “向德國人提議,雙方在艾因塔布外的鐵路小鎮旁進行交易,讓他們派一支部隊過來,我方將物資放在小鎮中,德國人帶著錢來佔領這個小鎮並把物資運走。”

  “第二天,我方再帶著物資來佔領這個小鎮,並把錢帶走。”

  “為了防止雙方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發生,每一次我們只帶一趟列車的貨物進去,貨物的金額應該有一個限制,德國人也只帶購買當次貨物的錢過來就好。”

  “一定要告訴他們,儘快下決定,這樣的拉鋸戰,不知道哪天就不得不結束了。”

  劉一鳴想了想,在前線直接交易最安全也最方便,更能保住秘密。

  當然,保密的前提是讓德國人自己來弄,而不是由奧斯曼人……

  “對了,還要和德國人說清楚,一切有關交易的事情,必須嚴格保密,如果消息洩露,交易便直接中止。”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劉一鳴又補充道。

  “這樣雖然麻煩一些,但確實是一個可行且可以建立信任的辦法。”林安民認同道。

  “在不威脅整體局勢的情況下,我同意這個做法,不過英國人和法國人會不會頂不住?”許輝問道。

  這種做法和牆頭草沒啥區別,不過這是華夏帝國對英國人做出的回應,也算是事出有因。

  加上華夏帝國目前的重要性,英國人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不可能做出激烈的回應。

  “放心,印度還有人,英國佬遠遠沒有到極限,至於法國人,他們會一直強撐著一口氣到戰爭結束。”劉一鳴搖了搖頭,做出了總結。

  一戰就是這樣,英國人到處拉壯丁,法國人和德國人則是賭上一代人硬撐。

  由於戰鬥是在法國人境內進行的,導致法國人的損失更大,後果更嚴重。

  只是一戰時的法國還沒有反應過來,硬挺著一口氣罷了。

  殖民帝國中第一個出局的就是法國,一戰結束後就已經嚥氣兒了,只是到二戰結束後才埋的而已。

  “沒什麼問題的話,你們先去準備一下交易的事情,這次德國和奧匈帝國身上,應該能掏出兩億到三億左右的黃金。”

  戰前德國的黃金儲備約十一點三億帝國馬克,相當於兩億七千萬美元,這是實物黃金,不是紙幣。

  此外,德國維持了多年的出超地位,民間還存留著不少黃金,具體數量不清楚,但是一定數倍於黃金儲量。

  老牌帝國奧匈帝國也是如此,甚至因為奧匈帝國曆史悠久的原因,民間的財富會比德國更多。(前身奧地利帝國也算在一起,因為是相對和平改組,沒有財富流失。)

  即便這兩年德國通過鹿特丹等中立國港口花了不少錢,應該還是能搜刮出不少黃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