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八百四十八章 挪威海戰(上)


  二月十日,俄軍稍作準備後繼續推進,戰場進入奧匈帝國境內(沒錯,之前沙俄敗了一場,不得不大步後退。)。

  奧匈帝國指揮官憑藉出色的指揮藝術,成功的又丟下了好幾個師,損失大幾萬人,預備隊還沒有準備好,戰局向俄羅斯帝國傾斜。

  奧匈帝國總參謀部連忙向德國求援,並且調動周圍的軍隊前往支援,同時,保加利亞王國也在前線發起了進攻,希望吸引俄軍的注意。

  首發&:塔>-讀小說

  一場目標是吸引德軍主力回援,減輕西線壓力的佯攻,就這麼變成了一場戰略大戰役。

  形勢偏向於協約國一邊,不過隨著推進繼續,俄羅斯帝國的問題很快顯現出來。

  閃電戰最重要的就是後勤能力,能夠及時補充突擊部隊所需要的物資,維持突擊部隊的進攻能力和機動能力。

  然而,俄國人的問題是什麼,往前一百年和往後一百年這個問題都沒有變過——道路條件極差。

  戰鬥雖然只持續了一週,布魯西洛夫的倉庫裡還有著不少物資,在他後面,集團軍群的後勤倉庫中也囤積著大量的物資。

  但是,這些物資沒有辦法及時有效的運到前方去,前方進攻的士兵不能及時的獲得物資補充。

  許多進攻中的俄軍因為缺乏糧食,不得不暫停繼續穿插,而是就地擴散尋找村莊,徵收或者購買糧食。

  這給了奧匈帝國一個極短的緩衝時間,奧匈帝國也抓住了這個機會,設置了數條簡陋的野戰防線。

  這些防線中的士兵數量不足,物資缺乏,士氣低下,工事也並不堅固,只能稍微阻擋一下俄國人。

  但是就這樣就夠了,二月十六日,當俄國人拔掉了奧匈帝國的緩衝線之後,手中又沒有足夠的彈藥了,甚至拿不出掩護俄軍進攻的炮彈。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好好的一場突擊戰術,在開戰十幾天後,又回到了消耗戰上面來。

  仗打到這兒,俄軍總參謀部和俄前線指揮官都覺得十分滿意了,他們消滅了四十多萬奧匈帝國的軍隊,繳獲了數百門完好無損的大炮和數不清的物資,還把戰線向前推進了幾十公里,取得戰略優勢。

  可惜,布魯西洛夫根本不管上面的暗示,也沒有搞清楚自己手下的軍隊的情況,強硬的對奧匈帝國拒收的城市發起了攻堅戰。

  這第二階段的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月,最終俄軍付出五十多萬傷亡,奧匈帝國損失七十多萬兵力,被俘虜超過一半,德軍損失十幾萬人。

  如果單看交換比,這絕對是一場勝利,戰術水平和裝備水平相對低下的俄軍打出了差不多1比1.8的交換比,還包括德國人在內。

  但是布魯西洛夫的攻勢,是集中了全俄最精銳的近衛軍發起的攻擊,主力部隊許多都頂著近衛的名頭,他們也是沙皇最忠實的支持者。

  但是,這一戰,讓近衛軍損失慘重,後期補充兵源後,各種混亂讓近衛變得名不副實。

  此時的沙皇,還不知道,他已經失去了最支持他的暴力機構,這一場戰鬥可以說直接影響了沙俄帝國的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