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八百三十七章 鄭磊到前線

  華夏帝國陸軍的戰鬥習慣並沒有這種毀滅性的長期覆蓋性轟炸,他們更喜歡集中火力定點突破後快去穿插分割的閃電戰。

  閃電戰效果好速度快成本低,可以很好的降低戰爭成本,提高戰爭收益,同時還不會殺死太多人。

  只有南華帝國時期,針對東南亞的那些土著時,華夏士兵們才進行反覆的橫掃,覆蓋性無差別攻擊,因為這些土著深深的傷害過本地華人。

  至於誰是外來者這部分,則被劉一鳴歸類到了開疆拓土裡面,君子持三尺劍,立不世之功,這是被傳統道德所允許接受的。

  同樣,無差別攻擊也被歸類,九世之仇猶可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華夷之辯等等,因為經歷了青帝國的窩囊,許多人修正的特別厲害,並不在意這些和華人有仇的土著。

  如呂宋,90%的土著,二百多萬人在過1899至1909十年之間消失,如爪哇,數百萬土著人,現在僅剩幾十萬在各地勞作的礦工,以及部分嫁給華人的女人。

  這是非常可怖的行為,往後幾十年,劉一鳴腦袋上多少得帶上“暴君”“屠夫”“惡魔”等頭銜,實施者也得被罵“劊子手”。

  不過出於現實需要以及當下特殊的歷史環境(都在幹這事兒,誰的屁股都不乾淨),劉一鳴發號施令,王旭忠實執行,清理的非常徹底。

  而在這之後,華夏對於新的領土如阿拉伯、美索不達米亞、夏威夷等地區的統治是十分溫和的——相對於英法美德等國。

  所以這次,參謀長才會有所猶豫。

  在談話開始時,參謀長就聽明白可鄭磊話裡話外的意思。

  歷史厚重,標記就太明顯了,要有效治理,這些標記不一定要全部消失,但是必須退居二線,華夏文化必須佔據統治地位。

  參謀長無所謂這件事,他是軍人,不是政客。

  不過後來鄭磊的話語中表露的意思越來越激進,最後還說王旭要來,他才明白,他未來要做的是什麼,才明白鄭磊為什麼說那番話。

  如果剛才他同意了的話,他很快就能轉正,從參謀長變成正式的軍長,在戰爭中,這十分重要。

  這也是,鄭磊為什麼沒有委任新軍長的原因,參謀長熟知第五軍的情況,轉正肯定更適合,但是他不確定參謀長能不能不打折扣的執行某些命令,所有來視察,同時也是試探。

  他通過了一半,沒有表露傾向,但是表示執行命令,鄭磊不會動他,但是他的未來也不知道會如何了。

  畢竟來的是王旭,陸軍四巨頭之一,而且是名聲最具有爭議性的巨頭,他能出動,只能是皇帝的意思……

  “把倉庫中的煙霧彈都搬出來,還有那些非致命性氣體,下發到各部,從明天起,對大馬士革全市進行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