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八百三十一章 攻入土耳其(下)

  不過奧斯曼人並沒有著急,第六集團軍主力尚存,縮在堅固的工事中,第四集團軍在大馬士革也打的不錯,起碼短時間內沒有失敗的趨勢?

  雖然這兩個集團軍都陷入了華夏人的包圍之中,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華夏人的大量軍隊被這兩個集團軍拖住了。

  至少青年土耳其黨的領袖、奧斯曼帝國掌權者、奧斯曼帝國陸軍總參謀長,恩維爾帕夏是這麼認為的。

  “恩維爾,聽說你要將第二集團軍派到南方去,連剛剛抽調回來的第五集團軍也要派過去。”主管財政並抓著內政的塔拉特帕夏皺著眉頭問道。

  “是的,塔拉特,華夏帝國的主力在東亞和東南亞,在阿拉伯,他們只有三十萬人,而第六和第四集團軍已經拖住了他們大部分能活動的軍隊。”

  “從東亞調兵最起碼要半個月,而我們的火車只需要兩天就能抵達前線。”

  “趁著華夏人兵力緊張,我們可以嘗試發起進攻,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可以從敘利亞北部發動進攻,配合大馬士革和吉雷茲的軍隊,華夏人一定頂不住的。”

  “只要打退一次華夏人的進攻,我們的局勢會好很多,那些不聽話的傢伙也會安分下來。”

  伊斯邁爾·恩維爾輕鬆的笑道。

  華夏帝國發動進攻的時候他緊張過,畢竟他們和華夏打過,當時他還上過前線,見識過華夏人瘋魔一般的炮擊。

  前線一直撤退的第六集團軍和第四集團軍彷彿也印證了他的想法——奧斯曼帝國陸軍無法頂住華夏帝國陸軍的進攻。

  就在他考慮在山區建立防線,憑藉複雜地形進行抵抗時,伊爾比德戰役發生了。

  雖然傷亡上奧斯曼人特別是平民傷亡比華夏帝國陸軍的傷亡大的多的多,而且損失的城市是奧斯曼帝國的城市,但是恩維爾不在乎。

  恩維爾是青年土耳其黨的領袖,是土耳其人,伊爾比德的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一直以來,在奧斯曼帝國,土耳其人都是一等人,阿拉伯人是二等人。

  所以,恩維爾只會看到這種戰鬥方式管用,而不會看到,這種戰鬥方式的破壞性。

  “恩維爾,我並不建議這麼做,德國人的消息,華夏人正在增兵,我們並不清楚戰場的情況。”塔拉特搖了搖頭,建議道。

  “第四集團軍被困在了大馬士革,除非我們放棄第四集團軍,不然我們只能趁著華夏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發起一次進攻。”

  “即便要撤退到山區防守,也必須給華夏人一個教訓,不然他們不會消停的。”

  “我知道華夏人在增兵,我們也在增兵,我們就是要搶在華夏人前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勝利。”

  恩維爾作為軍事主官,當然知道這些情報,不過知道歸知道,奧斯曼帝國的可選項並不多。

  就像當初他們被迫選擇了德國人一樣,現在他們必須進攻一次,給華夏人一點威懾,讓他們知道啃下奧斯曼帝國是要付出代價的。

  奧斯曼帝國也不能丟掉第四集團軍,反正不能整個丟掉,一整個集團軍被殲滅,對於奧斯曼帝國的打擊會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