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八百一十一章 重回正軌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然後,因為戰線的拉長(其實也就出國幾十一百公里),加上意大利後勤調度混亂的原因,進攻部隊的補給沒能及時送上來。

  不是說缺乏彈藥,而是一切都卻。

  不管是武器彈藥還是糧食藥品,前線都沒能得到補充。

  伊松佐河沿岸又以山地丘陵居多,產出並不豐富,意大利士兵連足夠的糧食都無法獲得,餓著肚子,實在是沒法再進攻了。

  到這個時候,即便北線蒂羅爾州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是伊松佐河戰役中意大利取得了優勢,還表現的勢如破竹,給了協約國集團以重大心理安慰。

  英法並不清楚意大利人的具體情況,但是不妨礙它宣傳意大利人的勝利,還有奧匈帝國的失敗。

  一時之間,在倫敦和巴黎的報紙上,奧匈帝國好像已經崩潰了一樣,引發了熱議。

  而現在,奧匈帝國已經完成了戰略調動,各種塹壕和障礙物都已經出現在意奧戰線。

  想要進攻用原木加固的塹壕,最起碼得使用150毫米以上口徑的榴彈炮,炮彈落點距離塹壕必須得近,不然炸不塌塹壕。

  如果有用多層原木沙袋等東西加固,那就得動用為數不多的攻城重炮了。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一戰的塹壕露出地表的部分很少,原木和沙袋等物品加固也是加固的塹壕內部,起結構性支撐作用,用來防止隨便一顆炮彈就讓塹壕垮塌。

  再在塹壕前面鋪設鐵絲網等路障,這樣一個標準的一戰塹壕體系,配上每公里一兩挺機槍,沒有足夠重炮支援的情況下,步兵不可能突破。

  就像卡索的蒂羅爾射手團的陣地,佈置的不是很精細,只用了木板簡單加固,但是能完全免疫65毫米炮彈的攻擊,除非炮彈落到戰壕內,不然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