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七百九十章 借我用用

  最初的紙幣,不論是古代的交子銀票還是近代的英鎊法郎,都是金銀兌換券。

  進入金本位的時代,貨幣發行更加正規,但是依舊是能直接兌換金銀等一般等價物的,每一張貨幣的面值表達的都是他能兌換多少黃金。

  例如日元,一日元按照規定匯率能兌換0.75克黃金,多少日元就等於多少個0.75克黃金,國際間的貨幣匯率也以此為依據執行。

  這就直接決定了金本位時代不同於同信用貨幣時代,匯率隨時變動,此時的匯率如果不出現大的變故,或者幣值改變,幾乎是固定的。

  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一旦出現變化,結果將是毀滅性的,因為如果官方不提高貨幣真實含金量,貨幣是不可能升值的,只會貶值。

  也是由於金本位的特殊性,貨幣貶值並不影響商品價值,通過貨幣貶值來增加出口,是十分冒險幾乎沒人採用的方式。

  就像一戰後德國,因為需要賠款,不得不大量印刷紙幣來收攏民間財富,馬克開始自由落體。

  1914年七月,一美元能兌換四馬克,戰爭結束時,一美元能兌換十四馬克,對於戰敗國來說好像不多?

  1923年十一月,一美元兌換四點二萬億馬克,沒錯,是四點二萬億,不是億。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德國工人掙錢的速度趕不上貨幣貶值的速度,工廠倒閉,工人失業。

  實際上,小鬍子甚至是選出來的,即便中間有一定問題,但是沒有足夠的支持者,他真的能帶動整個德國嗎?

  此時,日本正在走向德國人未來將要走的方向,而且可能更糟。

  財閥和軍閥集團經過多方商議後,勉強同意了貸款救市的計劃,實際上他們不是沒錢,他們只是不想出。

  日置和寺內的目標主要是借款提振信心,穩定幣值,方便重新激活市場。

  不然,日元無法兌換,經濟便不可能重啟,日本將一路惡化下去。

  目前已經出現了,第三次南日戰爭,也是華日戰爭結束前夕,一華元兌換兩日元,戰爭結束才不久,一華元已經能兌換四日元,足足翻了一倍。

  但是這種情況並沒能停下,就在華夏積極準備干涉歐洲事務(實際上是派兵到北方)時,日本因為內亂,日元開始血崩式貶值。

  到今天,日元和華元的官方兌換比例沒變,但是黑市上,一華元可以兌換十五日元。

  如果此時能穩定住幣值,那麼日本還能穩住重來,並且藉助一戰的機會從頭積累。

  首發&:塔>-讀小說

  如果不能穩定幣值,那麼日本的財富將瞬間蒸發掉七分之六,而且還在持續蒸發。

  到那時,日本的大國夢才是真的破滅了,甚至很可能重回幕府或戰國時代。

  “實際上,一億也不是不能談,不過怎麼貸款,如何放貸,條件就苛刻了那麼一點。”

  林安民毫不掩飾的用上了苛刻這個詞,當日置聽到這個詞時,臉上的表情是喜憂參半的。

  很難想象,一個人能同時做出兩種截然相反的表情。

  “多謝部長大人,大人宅心仁厚,日本國民一定會記得部長大人的大恩大德……”日置緩了緩,然後開始毫無底線的誇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