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爾反爾

  但是對於那些還在支撐的大地主(孫載之推行了減租減息、丈量土地、平抑市場等,對他們有些影響)和新生的農業資本來說,這簡直是平地驚雷。

  提案中,對於個人擁有一千畝土地以上的,每年徵收產出價值的56%。

  劉一鳴知道,農業生產的未來趨勢是大農場,只有這樣才能讓足夠多的人手流入工業生產中。

  但是,各國有不同的行情,適合美國的大農場,並不適合在華夏全面推廣。

  頂多是建設兵團自己搞一搞,保證糧食安全。

  除了土地,其他諸如房產等財產也是如此,每年都要徵收賦稅,稅率隨著資產的增多而逐漸增加。

  沒錯,這個東西是劉一鳴一手推動的。

  與南華一張白紙,劉一鳴可以任意繪畫不同,華夏已經存在了不少勢力,他們陳舊,保守,而且阻礙著發展,但是劉一鳴卻動不得他們,因為他們合法。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他們是舊時代的遺留,掌握著大量社會財富,培養了多數社會精英,自數千年以前就是如此。

  他們的存在支撐著一個龐大帝國的運轉,也讓這個帝國衰敗下去。

  如果劉一鳴任由他們存在,他們會以他們最熟悉的方式,重新取得權利。

  所以,劉一鳴打算從根子上拔出他們存在的基礎,首先是人口。

  發展工業,提供新的就業機會,讓人口流動起來,讓他們無法掌控人口。

  然後推出財產稅,徵收高額財產稅,以此杜絕洛克菲勒用機槍掃射工人的情況發生。

  這個想法還有很多問題,有很多漏洞可以鑽,畢竟這並不能杜絕大資本集團的出現,但短時間內不會出現,且會降低他們的影響力。

  畢竟,劉一鳴針對的不過是一群還不清楚資本運行方式的新興資本家,或者乾脆就是地主。

  至於發展問題,非常簡單,對高新技術產業進行退稅和扶持就能解決。

  想清楚後,劉一鳴立即開始了“折騰”。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一戰進行到現在,英法的物資差不多打完了,開始到處買買買,華夏帝國開始接到各種訂單。

  五月,華夏帝國出口額達到4.6億元,去年同期,華夏的出口額是三千四百萬兩白銀,南華帝國的出口額是1.2億元,同比幾乎翻了三倍。

  而且由於戰爭影響,物價上漲,最低都有100%的利潤,最高如軍火,超過1000%也不稀奇。

  在如此巨大的利潤之下,劉一鳴有信心將一切矛盾壓過去。

  畢竟現在的華夏人十分質樸,或許是因為苦日子過多了的原因,你要是讓他們吃飽,他們鐵定跟著你。

  你要是讓他們吃飽的同時穿暖,甚至吃上肉,他們會十分擁護你。

  你要是能給他們一份工作,不需要多麼體面,但是能掙到錢,讓一家人過上體面的工作,小孩兒能上學,能健康的成長,老年人能正常的死去。

  沒的說的,這四億多人口會心甘情願的給你擋槍。

  現實情況就是,華夏現在就是一個大工地,到處都在有工廠立起來,訂單多的根本做不完,勞動力供不應求。

  即便沒有出去工作的,劉一鳴放到基層的幾萬名幹部已經發揮起作用,給他們減稅,監督減租減息的執行。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曾經,地主士紳是傳達帝國政策、稅收信息等消息的最後一環,鄉村地區,所有話語權都在他們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