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九一五年海軍計劃(上)

  政府又受到輿論壓力的影響,大手一揮,通過了這次海軍造艦計劃,並一次性撥款開工四艘。

  相比於大巡洋艦的建造,不論是平民還是議會,都更關注主力戰列艦的發展,不過這次,戰列艦卻難產了。

  “新軍艦的設計方案我看過了,雖然運用了許多新技術,但是總體設計思維上,我卻看到了保守,為什麼?”

  劉一鳴快速翻動著手中的草圖,然後隨意的丟在一旁,臉上的不滿都快溢出來了。

  這一次的軍艦設計師依舊延續了快速戰列艦的思維方式,在三萬五千噸的標準要求下進行設計。

  首先是航速,通過使用大型水管鍋爐,減少了動力系統所佔用的空間,給其他系統騰出了噸位。

  八座重型鍋爐帶動四臺蒸汽輪機,提供十二萬馬力,設計噸位三萬五千噸,設計航速二十九節。

  除了航速上的提升,防護水平也有了質的變化,水線裝甲從260毫米提升到350毫米,主炮塔正面和座圈也從310毫米提升到350毫米。

  另外,還對武器系統進行了升級,主炮依舊是三座356毫米三聯裝主炮塔,但是增加了副炮數量,增加了十六座76毫米防空炮,以及十二座雙聯裝37毫米防空炮,以及艦載水上飛機系統。

  電子通訊系統也進行了升級,前後桅杆各設置了一個電子信息中心,前者能進行艦隊指揮和交流中心,後者能進行遠程通信。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總體來看,這是一艘綜合實力不錯的全面手,標準的艦隊核心戰列艦。

  對南華來說,這是下一代核心戰列艦,因為信息中心的存在,能夠整合戰鬥艦隊的力量,發揮出艦隊的最大威力。

  但是,劉一鳴卻對此表示失望,因為這種設計顯示著,南華海軍設計局和海軍軍官的目光依舊停留在反干涉階段。

  這種軍艦很強大,但是不足以震懾和應付下一代軍艦,劉一鳴不知道海軍具體的發展情況,但是十分清楚口徑的發展。

  一戰的戰艦經歷了又一次革新,其中最明顯的地方就是火炮口徑的突破。

  在一戰中,英國首先突破了343毫米口徑的限制,將主炮口徑提升到十五英寸,381毫米。

  德國的巴伐利亞級戰列艦也在緊張的建造中,其防禦指標都和新一級軍艦差不多,但是主炮口徑卻達到了380毫米,噸位指標還少了5000噸。

  曾經的南華是沒有辦法,技術實力不足,對軍艦的需求又比較急迫,不得已採取增大噸位換取其他指標的辦法。

  英系軍艦重視火力和航速,相對犧牲防禦,德系軍艦極端重視防禦,犧牲火力和航速。

  南華就更奇怪了,犧牲火力、防禦,用大量噸位來堆航速和航程,也就是南華的目光領先一個版本,不然真嚇不住人。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不過目前,南華對新軍艦的需求不再那麼的迫切,至少五年內,南華不會受到多少威脅,此時應該在反干涉和對外干涉中重新進行平衡。

  況且,這個設計指標,在當下還算先進,但是等他服役就不一定了。

  戰爭會讓軍事進行一次瘋狂的大躍進,一年的技術變革比和平時期十年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