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六百四十八章 戰場勝利(五)

  吸收這些人的惡果出現了,一旦發生某些不可控的情況,他們反而不好第一時間插手。

  不然,倒是有可能搞得人心惶惶。

  “就暫時這樣吧,電報上說,英國人丟下兩千多屍體和俘虜,退往亞東方向,可以確定是真的嗎?”黃克強又略顯激動的問道。

  “已經通過第七師確認,戰績,戰果,全部屬實,我們贏了,雖然是一次很小的勝利。”孫載之嘴角不自覺的微微翹起。

  “但是,贏了就是贏了,數十年來,英國人欺我辱我,視我華夏人如草芥,不就是因為打不過人家嗎?”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兩千多人,痛快!實在痛快!”

  黃克強坐不住了,站起來來回走動著,一邊動還一邊揮舞著手中的電報,激動的大喊。

  雖然這只是一次小型戰役的勝利,但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雖然在鴉片戰爭之前,華夏就已經落後於西方,但在宏觀總體實力上,不應該有這麼大的差別。

  兩次鴉片戰爭,青帝國完敗,堂堂帝國之中樞要地京師被佔領,皇家園林被焚燒一空。

  從此時起,國威淪喪,神州陸沉。

  無數仁人志士看到其中的危險,開始救亡圖存,一時之間,迸發了不少英雄豪傑出來。

  可惜,青帝國的腐敗並沒有讓這些人的努力得到應有的回報,反而是在救亡圖存的道路上,作為被救助目標的青帝國成了最大阻礙。

  真的是十分諷刺,阻礙國民拯救青帝國的是青帝國,推翻青帝國的最大功臣也是青帝國。

  直至近代,同治中興的美夢被接連不斷的戰爭打破,不願意蒙著頭等死的華夏人吃驚的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塊肥肉,誰都能吃一口那種。

  塔讀@
  這種情況,在華夏五千年曆史以來,也沒有過幾次,最近一次,還得追溯到兩晉南北朝時期,八王之亂後五胡亂華。

  (宋時並不是打不過,實際上,宋朝在前線的勝利並不少,只是內部結構和既得利益群體不願意打。

  也許是怕武官崛起,也許是因為軍費支出比歲幣多的多,總之,宋朝選擇了最離譜的方式。)

  在這種危亡時刻,一次針對英國人的大勝(殲滅兩千多人,完全算得上青帝國時期的大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