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六百一十九 海軍密謀(一)

  “好了,家興你也來。”劉一鳴沒在意顧凡的“偷懶”行為,拍了拍手對趙家興喊道。

  “今天只有我們三個,算是召開一次秘密會議,會議的主題是,如何以最低代價快速消滅日本海軍力量。”劉一鳴說道。

  “日本嗎?”知情的顧凡沒有多餘的表情,不知情的趙家興說完點點頭。

  “是要給這群矮子一點教訓,不然他們總是上躥下跳的噁心人。”趙家興看著地圖說道。

  “先說說你那兒的情況,潛艇是否可以投入戰鬥,需要多久,可靠性評估怎麼樣?”劉一鳴問道。

  “我親身經歷了十一號潛艇的測試,我認為他已經能夠投入實戰使用。”趙家興拿出一疊照片。

  顧凡有些摸不著腦袋的接過照片,潛艇他知道,畢竟這種兵器出現的歷史已經不斷了,最早能追溯到1850年。

  各國也都有潛艇存在,包括日本,南華也從法國和德國進口了一些潛艇或技術,顧凡知道,但沒有特別重視。

  畢竟此時幾乎所有人、所有海軍,都認為潛艇不能在戰爭中發揮作用,包括偵查。

  畢竟潛艇這種武器,以魚雷為主要攻擊手段,威力巨大,但航速慢。

  有多慢呢?即便都是在水上航行,單獨的潛艇都追不上編隊前進的敵軍艦隊。

  發射魚雷而已,魚雷艇也行,還跑得快,技術成熟。

  潛艇,也就能在防禦埋伏戰中起一點作用。

  “都第十六代了嗎?技術數據呢?”劉一鳴驚訝的問道。

  才十幾年,都發展到第十六代了,是不是太快了?難道都是一二百噸的小船?

  “十六代,其實只有五種船型,基於船型進行改進,技術數據有一定差距,便被定義為一代。”

  “之前咱們製造的六艘,是第三種船型改進,第十代潛艇,用作訓練。”趙家興解釋道。

  “第五種船型考慮到遠洋巡航和跟隨艦隊行動,大大拉伸了船體長度,達到七十米,寬五米七一,水下排水量989噸。”

  “裝備兩臺專用緊湊型柴油機,兩臺電動機,潛艇在水下行動主要依靠電動機,水面航行使用。”

  “水下航速9.7節,水上巡航速度16節,最快水面航速能達到23節,以確保能跟隨大艦隊行動。”

  “增加了專用氧氣發生器,最多能在水下呆三十六小時,不過潛艇電池只夠六小時航行所需,技術部門正在進行新電池的研發。”

  “武器裝備方面,裝備一門50倍徑76毫米甲板炮,備彈二百發,

  五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前四後二,備彈十六發,前發射管三發,後發射管兩發。”

  “續航能力,加滿油理論航程七千公里,還預留了加油管能進行海上快速加油,以保證續航能力。”

  “潛艇較為隱秘,在對抗實驗中,我親身參與潛艇行動,多次命中運動中的目標。”

  “總之,我認為,潛艇作為一個成熟的戰爭機器,可以投入實戰,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戰果。”

  趙家興說完,顧凡已經目瞪口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