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六百一十八章 收穫(一部分)

  又不是傳國玉璽,至於各種印璽,特別是青帝國的,以數量龐大著稱,不值錢。畢竟在當下不是古董。

  說什麼後世值錢了再拿出來賣,許輝根本不擔心。

  這東西是被小皇帝帶出去的,能拿到的,只有青帝國餘孽,來來來,證明一下,你不是餘孽,證明一下,東西的來源。

  “行吧,繼續。”劉一鳴看著許輝興致勃勃的模樣,開口說道。

  “皇宮內,各類收藏器具書畫總數約二百萬件,可惜不能賣,不然哪裡愁錢啊!”許輝有些複雜的說道。

  “沒了?”劉一鳴問道。

  “沒了,內庫,國庫,全都空了,青帝國早就是山窮水盡了,哦,還有。”許輝拿出另一張紙。

  “這是皇莊簡報,青帝國有規模龐大的皇莊,主要分佈在京畿、直隸、三省、中原各省,其他各省也有零散分佈。”

  “總計有皇莊一千二百七十個,良田千萬畝上下,光京畿就有二百萬畝。”

  “另外還有旗產,京畿周圍的田產半數以上都是旗產,這些也是要收回的。”

  “不少旗田已經被變賣了,具體數目不詳,但預計全國上下剩餘的旗田不下一千五百萬畝。”

  “除去皇宮外,各種不動產相加,摺合報價在七億至十一億元之間,不過各種田產店鋪想要大規模變現很難。”許輝說完,看著劉一鳴。

  “滿貴那邊,大概能挖出多少錢?”劉一鳴默默想了想,點點頭。

  這些數據與他之前的設想有所出入,不過問題不大。

  比如旗田和皇莊,他預計加起來有個千萬畝就不錯了,畢竟八旗子弟是出了名的敗家,能賣的早就賣了。

  而且不止賣了一次,康雍乾三朝,都有過用內庫存銀幫旗兵贖回賣出的田產的例子。

  還不是小規模的,而是數百萬畝規模。

  也不知道,朝廷戶部才幾千萬兩的歲入,內庫怎麼有這麼多錢。

  “現金一個億打底,目前已經有五六千萬現金了,還有許多惡貫滿盈的漢族士大夫,我們也要下手了。”許輝毫不猶豫的說道。

  惡貫滿盈,指的是那些不合作,沒有上交違法所得,又身家富貴的漢族士大夫。

  這些人都有一些特點,例如都是“耕讀傳家”,也就是家裡出過多代官員。

  在當地有龐大影響力,也就是說,他們家的田佔據一個縣甚至一個府的一半,說不得手裡還捏著不少打手。

  縣太爺上任,第一件事就得去這些名門望族家裡拜訪。

  至於滿貴,沒什麼好解釋的。

  “也就是說起碼能挖出三個億……差點兒也不多了,抽一個億,作為戰爭準備金。”劉一鳴看著許輝。

  三個億現金,真不多。

  這是一個帝國大部分高層家族二百多年來的積累,三億真是少之又少的了。

  和珅一個人的家產就是八到十一億兩白銀呢,不過也是總資產,不是現金流。

  青帝國屬於封建帝國,現金流比較少,可以理解,不是還有那麼多不動產嗎?

  “直接抽三分之一嗎?這樣,孫載之那邊可能會很困難。”許輝為難的說道。

  這筆錢,主要是用來建設華夏的,政府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建設等,都等著這筆啟動資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