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六百一十七章 卡了

  歷史上,革命失敗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也是因為大部分人在推翻青帝國之後,產生了變質。

  他們不叫革命者,本質上和每次改朝換代時的起義軍沒有差別,只是新權貴取代舊權貴的過程。

  根據歷史客觀規律,新朝代取代舊朝代,會經歷數年到數十年不等的混戰時期。

  那些層出不窮的大小軍閥的印證了這一點,數十年的軍閥混戰,將華夏的元氣幾乎耗盡。

  從多方面來看都是這樣,青帝國時期,青帝國雖然孱弱,但國家有著最基本的秩序,即便是腐朽的。

  而軍閥混戰時呢?青帝國可以製造150毫米口徑速射炮,山炮更是能自產。

  說150口徑速射炮落後,但是在青帝國製作出來的時代,那還是先進的武器,總比軍閥時期連生產大口徑炮的嘗試都沒有來的好。

  總之,孫載之也注意到了國內勢力流向的變化,他們正在尋找代言人,希望維持他們的“特權”。

  這個特權不是什麼稅收,讀書,或者當官的優先權,而是封建時期,皇權不下縣的慣例。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只要能繼續維持皇權不下縣,地主士紳就能憑藉多年積累的龐大影響力繼續把持地方,進而通過裹挾民意,影響地方政府。

  皇權不下縣時代,縣令只是個背黑鍋的,他其實什麼都做不了,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那些能被咒罵的貪官,恰恰是有一定能力,能打破地主士紳對皇權束縛的,不然他能貪什麼?賦稅?別鬧了。

  刮地皮只會被調走,換個地方當官,貪汙賦稅,那是抄家滅族的大罪,所以沒能力的人當不了貪官。

  孫載之要做的,就是徹底改變這種局面,用絕對的暴力,更改數千年來的權利結構。

  以湘地的經驗,將地主士紳趕出歷史舞臺。

  …………

  九月末,一批重武器在巴士拉卸貨。

  “這麼多,都是武器?”張國臣看著堆滿碼頭的箱子,吃驚的問道。

  “單子上不都寫了嗎?不然還能是什麼?”邢孔輝白了他一眼。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不是,這麼多,奧斯曼人用得到嗎?別到時候他們用來打我們。”張國臣不理解的說道。

  “就這?聽說戰爭打的可激烈了,奧斯曼人和巴爾幹人狗腦子都打出來了,這些還不一定夠呢。”

  “別看這堆了一碼頭,隨便一次營團級火力準備都得用幾十一百發炮彈,就那麼大一堆了。”

  “要是戰役級,沒幾千發炮彈打底,步兵都不會發起進攻的。”

  “這一碼頭,能有多少?”邢孔輝在一旁笑著搖頭。

  雖然二人都是退役軍人,但邢孔輝是正兒八經進行過戰鬥的,張國臣就只進行過治安戰鬥。

  雙方的本質就不同,戰場環境自然也就不同。

  在張國臣看來,一場戰鬥就是迫擊炮打幾炮,機槍火力壓制,步兵摸上去挨個擊斃,拼的是戰術能力和觀察能力,消耗並不大。

  價值上億元的軍火,不知道要用多久才能用完。

  邢孔輝是經歷過戰爭的,和阿拉伯人、奧斯曼土耳其人,都打過。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一次營級的進攻防禦就要幾十上百發炮彈,如果是大規模進攻,炮彈鋪天蓋地的落下,炮管打紅都不是什麼稀奇事。

  眼前這些武器彈藥,也就是師級單位一次戰鬥的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