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三百五十九章 論英德

  “目前建設兵團的許多業務都在虧損,棕櫚油利潤的37%都補貼給了種植業,如果我們再給點壓力,荷蘭說不定會鬆口。”許輝臉色陰晴不定。

  這幾年的無序擴張,嚇到了許輝。

  連續五年gdp增速超過15%,各生產企業規模不斷擴張,預計1907年南華鋼鐵產量將突破1000萬噸,1908年突破2000萬,而南華社會總需求卻並不高。

  電爐,轉爐等新技術運用,效能不止翻倍,例如用平爐鍊鋼需要7個小時,吹氧轉爐只需要10分鐘。(劉一鳴聽過吹氧轉爐,提過一嘴。)

  電爐是煉有特殊要求鋼材的。

  “曾經荷蘭發達是因為荷蘭拿來的農產品不要錢,用子彈購買產品,賣多少都可以,讓他做中間商……我們能給他們多少利潤?”劉一鳴問到了靈魂問題上。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南華的農產品可以進入英國,但是根本競爭不過。

  首先,南華本土小麥產量並不高,英國主食小麥。

  其次,英國在全世界可以找到(武力)足夠低價的優質小麥。

  最後,南華小麥的質量並不如美國和沙俄小麥,還有長距離運輸成本。

  南華只能將糧食變成酒精,運到英國去出售——成品酒或醫用酒精。

  前者要繳納重稅,後者市場並不大。

  有前車之鑑,許輝也就不在掙扎這個問題,荷蘭人也許會進口便宜農產品,但是想讓他們做二道販子,並不容易——沒有足夠的利潤。

  “詳細說說你的想法,為什麼挑動三國矛盾,就能給荷蘭造成巨大損失?我們又能有什麼好處?”許輝問道。

  說到這個,劉一鳴來了精神,翻開世界地圖,指著英德荷三國的位置。

  “這裡是英國,這是德國,可以看到,他們隔得並不遠,最近比長安到椰城都近。”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英德之間矛盾日益嚴重,戰爭是遲早的事,為此德國人正在加緊整備,例如軍艦。”劉一鳴看著許輝,直到許輝點了點頭,劉一鳴才繼續說。

  “但是德國海軍面臨著一個問題,他們沒有良好的出海口。”劉一鳴指著北海那一塊兒。又指了指威廉港和呂貝克港。

  “從這裡出發,他們會直接被英國海軍鎖死,所以德軍一定會想辦法,打破英國人的封鎖。”

  “如果獲得荷蘭,德國人的戰場局面就會好很多,因為荷蘭有足夠多的港口供使用?”許輝明白了劉一鳴的意思。

  “德國人在戰鬥中獲勝的話,我們可以趁機統一婆羅洲,奪取馬六甲,甚至英緬地區,哪裡有不少華人。”許輝點了點頭,已經開始考慮戰後利益了。

  “對!和德國人達成協議,我們幫他拿到荷蘭,戰後再分割一部分英屬殖民地……”

  “不不不,德國不會贏。”劉一鳴再次強調。

  說實話,即便是愛德華七世對英國的信心也沒有劉一鳴對英國的信心強大。

  因為愛德華七世的信心源自對皇家海軍的信任,劉一鳴的信心源自歷史和對工業的信任。

  “即便德國獲得了更多港口,對英國頂多造成一定傷害,而無法戰勝英國。”劉一鳴在辦公桌上尋找著報告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