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十四章

  “那要擴大規模了。”許輝說道,正好,要錢。

  “現在是什麼規模?”劉一鳴問道。

  “日產量在三十支左右,不僅槍廠,其他配套廠也得擴大規模。”許輝說道。

  “全部按照五倍規模擴大,機械設備年後就到,多培養工人,方便上手。我會再撥款二十萬英鎊給你們,把槍廠打造成產業鏈,一個廠負責幾種零件的生產,熟能生巧,提高速度!”劉一鳴叮囑道。

  “行!”錢解決了,設備解決了,許輝答應的很乾脆。

  “帶我看看子彈。”劉一鳴響起小口徑步槍的劣勢。剛才看見好像就不太對。

  “這兒。”許輝從兜裡掏出一個彈夾上面夾著五顆子彈。

  劉一鳴做的是6.8毫米,這是為了提升彈藥攜帶量,正常行軍單兵攜帶200發輕輕鬆鬆,彈藥包120發,揹包裝100發,輕鬆愉快。重量也和一百二十發11.43的馬提尼差不多。

  目前生產的是仿造馬提尼凸底緣彈殼,本來沒什麼,反正是過度階段的武器,但是要定型,肯定就不行了。

  因為劉一鳴準備加快速度,點出半自動步槍和輕重機槍,重機槍還能重新設計子彈,到時候使用無底緣就行,但是輕機槍總不能還要單獨使用子彈吧?

  “子彈改成無底緣彈,有困難嗎?”劉一鳴問道。

  “加工,沒有合適的加工設備,現有的都是從印度,新加坡買的二手貨,和其他還好,彈殼生產這個改不了。而且現在更改,產量會大幅降低的。”許輝說道,這段時間,許輝瘋狂的補充軍事知識,子彈也有所瞭解。不過他不覺得這有問題,慢慢壓子彈嘛,也是,凸底緣子彈到二十世紀末都還有使用。

  但是劉一鳴知道凸底緣子彈的劣勢,劉一鳴起碼二十年內不能和人拼人數,那就需要更強的火力,至於無底緣子彈的缺點,對劉一鳴來說不算什麼,不過是銅合金的問題,劉一鳴有一大堆合金配方,總有合適的。

  “新設備很快就到,就用無底緣子彈,另外,彈頭!”其實彈頭才是大問題,劉一鳴沒有這東西的資料,只知道大概模樣,還有,不是單純的銅塊兒,而是多層合金。

  “試一下這種圖案的彈頭,肥皂可以用來測試子彈的殺傷力,你們找一下,什麼樣的彈頭才是最合適的。”

  現在南華的彈頭就是圓柱體,最頂端是個橢圓,不論是6.8還是11.43,都是如此。風阻係數大,遠距離彈道著實感人。

  劉一鳴也沒有具體參數,只能讓他們試著做一下。

  “司令,那個叫理查德的美國人在找你。”劉一鳴還想和一堆技術員說一下子彈的事兒,楊參謀就來叫他。

  “我還有點兒事,你們慢慢試,槍機和彈倉也改一下,適應無底緣子彈後,就可以開始生產了。”劉一鳴知道理查德找他幹嘛,但是劉一鳴不明白,理查德怎麼考慮了那麼久?

  “步槍就叫QB91。”

  政務大廳會客室裡,理查德正焦急的等待著,他已經聽說了劉一鳴和英國人籤合同的事,這套時間他就是去打聽南華和英國人有什麼合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