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瀾 作品

男子呀!男子!

霖安與梓嫻的戰鬥至此,即是告一段落。

而在兄弟二人戰鬥之時,整場登仙之戰也是在平穩、有序的進行。

無數修士圍繞懸鈴展開了激烈、乃至於慘烈的爭奪。

少許強大的修士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些許幸運的修士則是於沉默無言中敗退,不過大部分的修士...則是將性命永遠的留在了登仙戰場之上。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似霖安這般...尊重一切生命形式。

至於修士戰鬥的激烈、慘烈,卻又並未體現於勝利者得到了多少懸鈴,也並未體現於失敗者的死相有多麼悽慘,而是體現於街路之上。

本是平坦、整潔、乃至些許華貴、莊嚴的長街,於此刻已是化作了狼藉、破敗、乃至於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的模樣。

而霖安與梓嫻也是在這滿目瘡痍的長街之上...緩緩前行。

梓嫻雖有疾馳之心。

但霖安卻是呈現著走走停停、磨磨蹭蹭的模樣。

不是霖安雙腿灌了鉛,而是霖安的雙眼已被血色充斥。

而這所謂的血色,則是來自於街路兩側的廢墟...

是屍體,是橫七豎八,死相悽慘的屍體。

於年歲來看,有些已至年邁,有些剛至壯年,尚有些許...依是稚嫩,而其稚嫩程度,遠超霖安、梓嫻。

每當臨近廢墟,霖安都會上前查看,掀開倒塌的牆壁,移開斷裂的橫樑,撥開堆在一起的碎石。

似在尋找些什麼。

卻又什麼都不曾找到。

也許霖安自己心裡也清楚,自己註定會得到一個什麼都找不到的結果,但他還是不曾放棄尋找。

“怎麼會這樣呢?”霖安似是找累了,便於街側駐足,倒也不曾多愁善感,僅是看著地上那化作焦炭的屍體,輕聲而言。

“一直都是這樣的,而且無論到了哪裡,都會是這樣。”梓嫻亦是上前,立身霖安身側,看著地上的焦炭屍體,輕聲而言。

“難道就不曾做出改變?”霖安垂首,理性而問。

“你想讓什麼做出改變?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梓嫻垂首,理性反問。

“有什麼區別?”霖安不解。

“宏觀世界,是於客觀狀態下的整個世界,而微觀世界則是於主觀狀態下的世界,直觀而言便是...你想讓整個世界做出改變,還是隻想讓你自己眼中的世界做出改變?”梓嫻依舊在問。

“我不是很懂...”霖安依是不懂,而且不懂,就是不懂。

“其實這僅是一個很簡單的選擇題。如果你想讓世界因為你而做出改變,那麼你便要睜大雙眼,去看清這個世界,並接受這個世界,正確看待這個世界中的問題,從而去著手解決這些問題。如果你僅是想要改變你自己眼中的世界,那麼...只需要閉上雙眼便好。”梓嫻輕聲,不哭不笑,淡然似水。

“我不願閉上雙眼。”霖安堅聲。

“那便去看。”梓嫻堅聲。

“看清這個世界?”霖安有問。

“看清創造出世界這一概念的...人!”梓嫻有答。

“人?”霖安迷茫。

“人有七情六慾,或者說有七情六慾的才叫做人。而這所謂的七情六慾,皆是圍繞自我所展開的,而圍繞自我的這一方式,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利己性。”

“我們很難給這所謂的利己性下達一個好與壞的定義,但霖安你要記住,人...都是利己的。”

“利己性也許沒有好壞之分,但具備利己性的人,卻又有了好與壞的差異。”

“不可否認的是,這個世界上是有著好人的,不過卻又為數不多,甚至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好人有很多,是因為大部分人不具備將利己性發揮到極致的能力與手段,而且尚有道德與法理這兩種概念的牽制、限制、乃至於壓制。”

“直觀而言即是...是能力的不足、法理的限制、道德的約束,促成了他們的好,同時也是限制了他們的壞,甚至是限制了他們的肆無忌憚。”

“說的再直觀一些便是...是能力、法理、道德等因素,平衡了人們的好與壞。”

“而這種平衡,卻又因為靈力特性這一概念,而被打破。”

“有了靈力特性,能力上的不足便被彌補,法理的限制也是變的薄弱,而道德...於絕對的、直觀的利益面前,也是變成了笑話。”

“擁有了靈力特性之後,人們便開始逐漸展露利己性,而對於人們而言...最為直觀的利,便是金錢與地位。這是一種多麼扭曲的觀念啊...可霖安知道嗎?觀念這種東西,一旦認可的人多了,縱是再扭曲...也會化作真理。”

“這種思想是極其扭曲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金錢雖然買不來愛情,買不來友情,買不來親情,買不來的有很多很多...但它卻是可以極大限度上滿足自己的慾望。”

“而換取金錢,滿足慾望的直觀手段便是...讓自己的靈力特性,變成賺錢的手段。”

“也許做生意能夠賺到錢,滿足他人需求也能賺到錢,但問題是...並不是所有的靈力特性,都是為了做生意或滿足他人需求而覺醒的。”

“做生意能否賺到錢要看自己的頭腦,能否滿足他人需求則要看自己的能力,所以說...這兩種賺錢的方式,與覺醒的靈力特性是毫無關聯的。直觀而言便是...一個人若是賺不到錢,那麼在他覺醒靈力之後,大概率還是賺不到錢。”

“可如果賺不到錢,這靈力特性又有什麼用呢?”

“所以成為修士的人們便開始思考,如何才能通過靈力特性賺錢呢?”

“經過思考之後,人們即是發現...通過靈力特性,最為直觀的賺錢手段便是...違背法理,違背道德,通過偷與搶,甚至是通過殘害他人性命等一系列不正當手段,將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據為己有。”

“海瀾皇朝,制定了法理。”

“海瀾皇朝,豎立了道德。”

“而違背法理、違背道德的人,註定會被海瀾皇朝所制裁。”

“可成為修士的人,卻又太多了,制裁一個不是問題,制裁十個也並不困難,殺上千個、萬個,對於海瀾皇朝而言也造不成絲毫壓力。”

“可問題是...這些違背法理之人不僅數量繁多,更是善於利用特性東躲西藏,甚至是學會了抱團反抗。縱是海瀾有意針對,也是頗為棘手,縱是皇朝能夠解決,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