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九本成套

 送去鄰近州府卻不同,離州和邙州先不說,奚州卻是也出文人的,這些書若被蘇嶠送去那裡,必定會掀起一場風波,有人或許不屑,有人卻會用他的書,甚至仔細研讀他的釋義,蘇嶠便有了立言基礎。

 被人指著鼻子罵,蘇嶠卻笑容不變,他翻開一本書,指著內頁道:“我是主編,但還缺兩個副編的名字,若你們讓我高興,我也可以考慮。”

 此言一出,房中頓時安靜得只聽得到他們急促的呼吸聲,他們這些讀書人,哪個不想掙個名聲,偏偏大浪淘沙,他們都是被淘走的那批,別說立言立行,就是自己名字都沒法傳出去,早已經歇了那些心思。

 但!面前這人是誰?是名揚全國的少年狀元,背後靠著溫雲昔那棵大樹,即便這套書再被人抵制,也阻擋不了它的流傳,若在其上也留有他們的名字,他們便搭著有了名氣。

 無論這名氣是好是壞,總歸比默默無名要好。

 沒掙扎多久,有人立即轉了態度,“文舒先生大仁大義,勤瑜佩服,日後有用得上的地方,只管招呼勤瑜。”

 文宣部與別處不同,雖然都有官職,在衙門中時,都慣用文人稱呼,蘇嶠號文舒先生,如此稱呼就是最大的敬意。

 蘇嶠點點頭,滿意他的識時務,“既然勤瑜這麼說,我就不客氣了。”

 張旭聞言差點沒掛住笑,什麼叫不客氣了,蘇嶠有對他們客氣過嗎?仗著文采好,仗著有溫雲昔撐腰,哪次不是把他們往死裡氣。

 有了張旭開頭,其他人也紛紛表示了友好,張許文向來不喜恭維,又落到了最後。

 其中劉林在瀾州的幾年裡賺了些錢,想用錢給自己捐個副編的落名,便說道:“這些書相比花費不少,愚弟手裡還有些錢,不忍心文舒先生破費如此,也算是為那些學子多盡些心。”

 蘇嶠看了他一眼,搖了搖手指,“那可不行,得公平競爭。”

 公平競爭的意思是,他們六人各顯神通,看誰做的事能討他歡心,他就給誰落名的機會,看似不復雜,其實非常麻煩,因為他們不知道,到底做什麼事,做到什麼程度,才算對他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