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 作品

第31章 湖廣最大的老賴

這方面最有發言權的肯定是工部尚書濟世了。

湖廣將荊州滿城修建方案和預算清單送上來後,工部就組織相關官員核算過,最後得出按此方案修建的話,最多用銀不會超過一百五十萬兩。

而現在湖廣方面報上來的造價銀卻高達二百六十萬兩,足足增加了一百一十萬兩,故不排除這個造價有問題。

“也就是說張長庚跟朝廷多報了一百一十萬兩?”

鰲拜眉頭大皺,自他獨掌朝政以來對吏治就比較重視,強調對***必須嚴懲,就是絕不容忍,發現一個抓一個,抓一個就要殺一個,以使前明留下的這些官員能夠用心實事為大清做事。

因此計劃往各省派兩名欽差,專設欽差衙門於督撫衙署之旁,準各地官吏、百姓往欽差處揭發舉報。

揭發一經查證屬實,則各省欽差立行拘人解到燕京部議下獄。

目前,已向北直隸、山東、河南、江南四省派出欽差八人,地方經整頓吏治果然大為清明,湧現一批廉吏。

計劃於年底前再向湖廣、兩廣、福建、陝西、寧夏、山西等省派出欽差,爭取三年內將欽差派譴定形以為制度。

鰲拜的意思是派到各省的欽差品級不低於當地督撫,具有獨立衙門,獨立辦案人員,且直接向輔臣彙報。

但不干涉地方軍務、政務,只監管包括督撫在內的一應官吏。

制度十分好,也十分有效,就是對地方大員而言如同多了個婆婆,而且此制一旦成形,便等於輔臣在朝廷之外又多了一個可以挾制地方督撫的渠道,因而推行過程中阻力不少,但在鰲拜鐵腕手段下,全面推開也就今年或明年的事。

如果張長庚的確向朝廷多報一百多萬兩的工程修建款,鰲拜必然派員去湖廣調查,哪怕張長庚暗中向他鰲少保遞交了“投名狀”,也不可姑息這等鉅貪。

兵部尚書噶褚哈提出自己的看法,就是工程造價歷來預算都不固定,浮動很大,原因有多方面,固有經辦官員貪汙挪用,但更多是地方物價浮動,以及工程建設中遇到的一些突***況都會導致工程造價提高。

“荊州上可援成都,下可助江寧、杭州,南下粵桂之前哨,此地重要不低於江寧、西安,且我駐防旗兵入駐之後難免不適應”

噶褚哈從實際情況指出工程造價銀可能要比工部核算的要多一些,畢竟很多事情不在正常計算範圍之內。

尤其荊州直面西面,萬一吳三桂舉兵造反,一座強大而堅固的荊州城就是擋住吳軍北上的釘子,從軍事意義上講,多花些銀子總比到時被吳軍輕易攻佔的好。

“我在一日,吳三桂不敢。”

鰲拜莫名自信,始終認為只要有他在,吳三桂這個富家翁再借他十個膽子也不敢領兵造大清的反。

不過經噶褚哈這麼一說,心下不由也鬆動了下來,轉而問戶部尚書馬爾塞能擠出多少銀子供荊州滿城修造用。

馬爾塞苦笑一聲,說道戶部原先給荊州修造滿城的款項只六十餘萬兩,現在滿城造價增加一倍,戶部最多隻能湊款到八十萬兩,再多無能為力。

並說這麼大的工程,這麼高的造價,即便為將來計也當須派員到荊州監督,以防有人中飽私囊。

鰲拜沉思片刻後,命左副都御史莫洛為欽差前往荊州督造滿城事項。

莫洛曾做過工部郎中,對工程修造方面的貓膩最是清楚不過,且其是鰲拜一黨,用的放心。

另讓工部、戶部、兵部各派一員主事隨莫洛往荊州,務必做到工程修造一清二白。

原是準備按下胡全才的摺子,不想左都御史王熙在知道胡全才上書後,也上書道:“直省錢糧,半為雲貴、湖廣兵餉所耗。就雲貴言,直省要供藩下官兵歲需俸餉三百餘萬,供湖廣兵餉二百餘萬兩,直省賦稅留存不足什一(十分之一),勢難經久。”

摺子中倒未說荊州修造滿城不對,只是說再這樣處處開支下去,各省財力便要匱乏,國家勢必難以運轉。

但湖廣兵餉卻是要給的,因為西山賊尚未平定。

那何處需要裁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