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 作品

第29章 平西王的進度條

“這個查如龍是個義士,要是如實上報清廷,此人必定難活。”

正好過來有事的趙進忠聽說此事後,覺得這樣做不對,弄不好那個查如龍會被清廷凌遲。

他們雖剃髮降清,但對清廷並非真心歸順,如此,怎麼能出賣反清的義士呢。

因而趙進忠認為頭這樣做有些過份。

“這個查如龍是個行事不密之人,如此機密大事竟叫一書童來辦,且將偽造督撫大印俱交於書童帶在身上,自個卻躲起來不見人,我看這人不是能做大事的人。”

王五對查如龍的評價應該是個理想主義者,所作所為跟雍正年間的秀才曾靜很相似。

這個曾靖就是派其學生致信時為川陝總督的嶽鍾琪,一面對雍正極盡責罵之詞,一面以岳飛抗金的事蹟激勵嶽鍾琪,勸嶽掉轉槍頭指向金人後裔滿人,為宋、明二朝復仇。

結果嶽鍾琪假裝同意,騙出口供,反過來抓捕二人,從而引發有名的文獄大案呂留良案。

將查如龍比照曾靜,將吳三桂比照嶽鍾琪,事情便如同一個模版。

明亡以來,策反一直是致力於復明的明朝遺民慣用手段。

十五年前,這個策反工作達到鼎峰,引發了綠營大反正。

鄭軍入長江時,也有大量綠營官兵被明朝文人策反。

尤其水師方面更是策反重災區。

只是當時策反能起效果是因為明清究竟誰主江山尚未定局,因而投機搖擺分子眾多。

現時策反,就有點太過異想天開了。

這個查如龍也太過大意,如此重要之事本人不親自出面,只要書童替其活動,不知是惜命還是真以為一道血書就能讓吳三桂舉旗造反。

如查如龍這般不肯為清廷所用的明朝官員和文人尚有很多,有同查如龍一樣暗中密謀反清的,也有隱居於山林之中以明朝遺民自居的。

這些人應當算一股政治力量,只這股政治力量於明清交替間所起作用有限,且因過去派系原因彼此無法團結,甚至於現在還有閹黨、東林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