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 作品

第23章 我見明總兵,非見清都統

任重而道遠。

當走到第三、第四步時,就必須要輔以一定的武力手段推廣這個“旗下奴”計劃。

最後一步,自然是綁定的旗下奴分公司趁勢向燕京的集團總部發起挑戰。

王五給錢文濤弄了個大致章程,原先撥給他的努大海等滿洲大兵也皆交與其領導,組成一個臨時性的入旗班子。

努大海他們雖然在燕京八旗銷了戶,但他們那一口流利的滿洲話無疑含金量很足。

在沒有人知道他們實際已經不是滿洲大兵前提下,對湖廣地主階級的威懾力仍就是百分百。

離開宜昌前往荊州的路程也很順利,因為擋在荊州的副將汪元義被張長庚做了工作。

其實也不叫做工作,就是張長庚派人給汪元義下了道公文,讓其率部回防西山加強對明軍的包圍圈。

汪元義收到總督大人公文後,收拾東西就離開防區重新回西山去了。

王五這邊同樣送了其五千兩。

老張的公文實際就是給汪元義的臺階。

如果前面的高守貴動手,那汪元義多半也會動手。

可高守貴讓開大路放明軍降兵過來,汪元義就沒理由做“蠟燭”。

何況還有總督大人的調令。

提督大人那邊怪罪下來,這道調令就是最好的證據。

進入荊州地界,可以說就是王五的地盤了。

目前他的兵馬集中在荊州府城,對荊州所轄的幾個縣尚未派駐軍隊,也就是暫時沒能控制這幾個縣。

既然要打造荊州根據地,從府城到縣城乃至鄉下,肯定是要總動員。

也就是將包括人口在內的所有資源都掌控在手中。

如此,王五肯定要派兵接管地方,也要確保所有的官吏都得聽他這個都統大人的話。

計劃在荊州站穩後就開始對各個縣進行“蠶食”。

“蠶食”理由很多,無非鬧匪,有刁民抗稅什麼的。

將前番民夫起事版本縮小一下用在這幾個縣,再派兵以剿匪鎮壓為名長期駐紮,進而掌控地方,清廷也說不出什麼。

麻思忠、田文、張天望、王勝明等留守荊州的將領事先得到通知,出城十里來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