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 作品

第二百章 狡詐之輩不足信

“拿下武昌又能如何?真要北伐就得入河南,可我們有騎兵嗎?沒有騎兵如何對抗八旗?”

夏國相指出一個事實,就是不管滿洲八旗廢不廢,穆裡瑪只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打了一場愚蠢的仗。

即八旗放棄了他們的長處,以自己的短處去同明軍打了這場註定失敗的戰鬥。

然而錯誤只有一次!

吳軍一旦北上肯定要同八旗硬拼,沒有大規模騎兵的吳軍如何抵禦有數十萬匹戰馬的八旗,以及清廷隨時可以抽調入關的科爾沁各部。

胡國柱依舊不服氣,正待開口時卻聽岳父已然吩咐今日值守的左都督王屏藩:“派人召吳國貴、馬寶、劉玄初速回昆明,與明軍聯合之事休得再提,起兵一事也休得再提。”

王屏藩猶豫了下應聲下去安排。

方光琛見狀暗自搖頭:“王爺難道真就要做富家翁?”

“朝廷未必真會削藩,且走一步看一步,真到了那一天再議不遲,眼下還是暗中積蓄為好。”

吳三桂拿定主意,清廷雖疑他日久,但他自問從未做過對不起清廷之事,加之朝政眼下由鰲拜執掌,而他對鰲拜“孝敬”極多,所以有鰲拜在,清廷就不會撤藩。

畢竟,這對鰲拜沒好處。

只要清廷不撤藩,他便無意冒險。

前番四川總督李國英信中與他說的明白,朝廷一日未明旨撤藩,你平西王起兵便是先失信於明朝,再失信於清朝,天下人不會再有人相信你。

想要名正言順,則必須等朝廷削藩,使漢軍、綠營皆有狡兔死、走狗烹的切膚之感,如此才會應者雲集。

清廷也會因此失信天下。

否則,獨木難支。

也就是說李國英認為他這個平西王眼下根本不能去問鼎的輕重,衝動後果必是自取滅亡。

方光琛知這位少年至交心意已決,便沒有再勸,復問是否要四川提督鄭蛟麟繼續圍剿明軍。

吳三桂猶豫了下,讓方光琛給鄭蛟麟去信,可與明軍私下停戰,但不得資助明軍,任其在山中自生自滅。

這自是也存了將來利用明室法統之心。

不管韓王是陰謀還是陽謀,法統總是不假的。

方光琛又道:“那個願意投王爺的明將?”

“明為投本王,實為利誘本王起兵,狡詐之人不可輕信。”

吳三桂對那個有意以荊州奉上的明將王耀武著實沒有好感,只覺此人三姓家奴人品惡劣,不欲與之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