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 作品

第五十四章 我們為什麼去死!





如果不是明軍佔據夔東抗清,他們甚至都不曉得朱皇帝的江山叫外人給佔了!




甚至,如果不是滿清入關,他們都有可能造明朝反。




因為,他們也要活。




明朝,本就被百姓所拋棄。




推翻他的不是滿清,而是千千萬萬被迫易子而食的農民組成的起義軍!




如果不是自己來到的是永曆十八年,而是崇禎十五年,王五也必然是嚮明朝吹響進攻號角的求活者之一。




誠如那個中年民夫所說,明軍來了他們種地納糧,清軍來了一樣種地納糧,不管是明軍還是清軍都不會讓他們的生活得到質的改變,依舊是做牛做馬。




既然如此,憑什麼要他們犧牲?




又憑什麼不讓他們像狗一樣活著?




如果說他們是漢奸,那大江南北那千千萬萬在清廷治下留了辮子的百姓又是什麼?




這其中,是不是也包括王五的祖宗?




想到這裡,王五忍不住自嘲一笑。




都沒有錯,錯的是這個時代吧!




有的人選擇站著死,有的人選擇跪著活。




是生還是死,本就是人最大的自由。




如果連這一點都要剝奪,王五不知道自己堅持抗清又為的是什麼。




有句俗語叫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放到現在,又何嘗不是呢?




是國家,還是家國?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士紳讀書人認為先有國後有家,普通百姓卻認為先有家才有國。




兩種觀點,從來是並存,也是針鋒相對的。




國沒了,哪來家?




家都沒了,還要什麼國?




辯了幾千年,也沒個答案。




只看心跡。




王五殺人時從不皺眉,也從不手軟,但他不是將大義掛在嘴邊的人,也不是動輒叫囂你不跟我走就去死的人。




他不搞道德綁架,他尊重一切選擇。




既然這些民夫認為是堅持抵抗的明軍害了他們,如果沒有明軍他們就能在大清治下安生過日子,不用家破人亡,不用妻離子散,那麼王五就沒必要帶著他們。




他沒有時間也不會同這些民夫講什麼天下大勢,講什麼家國大義,甚至煽情的宣講這二十年發生的事情,從而引起這些已經家破人亡的民夫共情,讓他們如同打雞血般吵嚷著要隨他大刀王五與韃子拼到底,為死難親人報仇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