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破春風 作品

第五百二十三章 鉛青雨幕,眾人歸

 雖然北方燕京、中原鹿陽都是夏國南北之都,但民間又有另一種說法,燕京才是真正的京師。

 這一點,其實上上下下都是知道的。而且這些年華夏之文普及,車同軌、書同文之後,做為北方的人,在某種意義上,有著先天的優越感。

 用他們的話說,北方的百姓是一路支持當今陛下,從大將軍一路走到夏王,再到天子。

 如今歸為一國,度過了初期的不適應後,天下六國百姓都已安生,對北方那些人自持的傲慢和優越感,也就睜隻眼閉隻眼。

 這種默許下的態度,讓北方各州的地方在這三年裡隱隱蓋過中原和南方。

 不過這一點上,諸葛亮和王朗竟然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極力主張將夏國各州百姓地位平等。

 甚至包括涼州剛剛改族名為羌的各個部落,以及南方越州百姓,三年裡,兩人算是第一次攜手,通過學術交流、野史怪志、人文風貌等等能傳播的途徑,方才起了不少效果。

 蘇辰自然是全力支持的,畢竟當年他登基之時,就說過要讓曾經的各國百姓,都為華夏之民,沒有貴賤之分。

 不僅僅是文字上的宣傳,每年的秋闈也會其餘州開一點方便之門,讓那邊剛剛接觸華夏五科之學的學子們能進入燕京的選士當中。

 在這一方面,幷州太守李儒便做的極好,大抵是拋開當年火燒洛陽的心理負擔之後,想要在這裡一展才華,想要更多的寒門子弟、貧苦子弟也能翻身,在幷州各郡各縣,甚至下到鄉村,蒐羅民間聰慧之人入學。

 致力讓土地貧瘠、又沒多少商貿稅收的幷州,另闢蹊徑的興起文壇之風。

 這樣一來,寒門子弟、貧窮人家對於夏國,自然感恩戴德,李儒這招算是將他們牢牢將其捆綁在夏國的利益一環裡。

 但凡有對夏國不利的事,這些新興的文壇之秀,幾乎一邊倒的口誅筆伐,也有人甚至想要效仿,當年出使忻襄被殺的王懷義去往西域,逼迫對方國王將自己殺了,讓天子有理由發兵討伐。

 這樣便能青史留名,自己的家眷也在鄉間借自己的名望,能得到更多的資助。

 為此,蘇辰也大為頭疼。

 翌日一早,蘇辰早早起床洗漱,在宮女服侍下穿戴完畢,便與等候多時的典韋、許褚來到御書房,此時還是五更天,距離開早朝還有兩刻鐘。

 他一進到書房,便開始翻看篩選過的奏摺,當中就有這些書生主張擴張,或自願前往西域諸國。

 “李儒教出的是什麼書生……比軍人都還要好鬥。”

 看著奏摺裡寫的內容,蘇辰就感到一陣頭大,難怪送到他御書房裡等著批閱,想來狄仁傑拿到手裡,也不知該如何下筆。

 畢竟這些書生,都是為夏國考慮。

 “幸好朕這段時間在海上,這些奏摺都是六月份送來的,那時候,西域南道都還沒打通。”

 蘇辰隨意翻看了幾本,便將這些奏摺丟回桌上,詢問了時辰後,方才出了書房,去往前宮開早朝。

 與此同時,天外隕石隨同兵馬一起返回燕京。

 消息傳來,城中百姓紛紛湧上街頭觀看兵馬入城,也有城外的人,早早在軍營外面二十多里,一條必經的官道上等候。

 淅淅瀝瀝的雨點落在攢動的人頭上,已滿二十的呂玲綺站在車輦上,視線越過下方一個個頭頂,朝前方張望。

 “娘,怎麼還沒看到爹?”

 她旁邊還有一個穿著普通,正拿紙傘從車廂裡出來的婦人,將紙傘撐開,遮到女兒頭頂,也跟著眺望一陣。

 “聽說有天外隕石,你爹那性子,肯定會看顧周到,腳程自然就慢了。”嚴氏雖然口中慢條斯理的在說,可也忍不住伸了伸纖細白皙的頸脖。

 呂玲綺懊惱轉過頭,“這次打倭寇,陛下都不帶我,一群猴子一樣高的人,有什麼好擔心的。”

 “盡說瞎話,都去打倭寇了,誰照看燕京?”嚴氏撐著紙傘,笑著捏了捏女兒的耳朵,順勢扯了扯身上套的一件湛清色單衣,將隆起的小腹遮了一下。

 就在這時,前方的人群不知誰喊了一句:“哎喲,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