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如塵 作品

逼上終南 第72章納氣訣





燕雲詫異道:“那就不能再選一處地?”




利貞搖著頭說道:“大好河山皆為天賜,借一隅安身本屬過分,怎可因一己之主觀臆斷就肆意破壞?再說了,我等皆為出家人,本應一心向道,隨遇而安,順其自然。”




燕雲聞言,心神一凜。




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思考在他心中縈迴,他想向利貞問詢,話到嘴邊又覺得問無可問。




燕雲又道:“師姐若覺得自己洞府不太適合,可與我這新開闢的洞府置換。”




青蟬一喜,道:“是你自己說要換的,我可沒強迫你。”




“那是自然。”




當一行人來到元泰給青蟬開闢的洞府時,把燕雲嚇了一跳。這洞府還真是大,不僅洞口大,洞府內亦異常寬敞。




洞府中並無擺設,除了石凳石桌石床這老三樣,就只有她的一些換洗衣裳,用一個網兜吊掛在牆上。




以青蟬這嬌小的體型,若也趴在牆上,還真像大堂中進了一隻夏蟬般,可忽略不計。




既然燕雲的洞府已經選定,幾人也就不再逗留。




利貞囑咐燕雲先嚐試看看“納氣訣”“火球術”“輕身術”三本書,看能否有所體會,打一打底子,她明日一早再來向他講解,這樣更便於他快速學習道法。他需儘快修煉出法力,才能領悟“辟穀術”,早點絕了人間煙火。在未領悟辟穀術之前,他可自行到山下河流或樹林中找吃食,觀內不會再為他準備一日三餐,他亦不可將葷腥帶入觀內。另外,玉真子有臨時考察弟子修為的習慣,燕雲需勤加苦練,朝夕參悟,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免師尊不喜而責罰。




可見,燕雲以凡人身份和弟子身份在觀內的待遇是不同的,前者觀內會提供很多便利,後者則需遵規守矩,這也從另一個方面體現出玉真子對弟子的嚴格。




修煉出法力,是燕雲夢寐以求的。




玉真子所賜懲惡槍,是先天法器,他因無法力,他也只能像平常槍棒般拿在手中。




在楓林渡和李傲追殺較量時,若非對方過於輕敵且自視過高,燕雲有九條命也不可能得手。




與其說是燕雲殺了李傲,還不如說是李傲的性格害死了自己。




幾位師兄一離開,燕雲立即翻開“納氣訣”觀摩。




洞府中視線不太好,他就坐在洞口苦心鑽研起來。




納氣訣的開篇,講述了炁、人和自然的關係,天地人三者是一個大一統的概念。天是主宰,品物流形,各正性命,遂成自然。




人的喜怒哀樂和人生起伏等等,都是在“自然”這個大環境下運行的,體現出來為一個陰陽消長、五炁運行之象,人的五臟六腑和陰陽五行密不可分。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天行端正,人為私利,故天道不絕,而人道短促。




修士畢生所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




納氣訣是修士藉助運行天地之中的“炁”,而參悟天道的一個過程。




也就是說,納氣訣被創造出來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和人鬥法,而是為了更好的明悟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