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人家 作品

第182章 七零知青的鄉下妻6

 次一等的就是手頭略寬裕的,一邊上工一邊複習,每天只勉強幹點活,掙三五個公分,主力還是放在複習上。

 至於家裡條件著實不好的,指著下地的公分換糧食,絲毫不敢懈怠,白日裡辛苦幹活,晚上累得夠嗆,還得繼續複習,幾近於有心無力。

 知青間的小紛爭暫且不提,阮父作為村支書,最近腦門上的官司可不少,不是別的,正是先前在村裡成家的幾戶知青。

 真數起來,知青下鄉建設農村的口號已經喊了十幾年,而村子裡最早的知青來了也有足八年。

 八年的時間,孤身在異地他鄉,從繁華熱鬧的城市,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下,差距不可謂不大,但再大的差距,在時間的沖刷下,在一日日的辛勞中,在回城無望的磋磨中,生出一種就在這裡成家,找一個伴一個承擔的想法,也實在正常。

 像是他們村,就有幾個知青在村子裡成家了,如今過得跟普通村裡人沒太大區別。

 阮母邊說邊數,“你燕子嬸家的大閨女就是嫁給了知青,如今還在家裡吵架呢。還有壯子家,取的小媳婦不也是知青,挺著大肚子說要去參加高考......”

 嘰裡咕嚕一陣,阮母總算將這段時間積攢的八卦說了個盡興。

 天知道,因為閨女先前跟方凱那個知青處對象,儘管兩人在先前已經分開,但架不住對方一次次上門啊。

 也是這時,阮柔才知道,原來方凱在她離開後多次上門,至於原因,很好猜,不過是為了希望阮家能提供一些幫助。

 阮父的人脈多少還是有些用處的,阮柔如今揹包裡的基本資料,就是阮父託了先前找關係回城的知青幫忙弄來的,其實本來就是準備給方凱記個人情,結果沒想到給自己閨女用上了。

 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預備衝刺高考的方凱,不僅白天得下地幹活,手頭還沒多少資料能用,每每看著其他知青們奮筆疾書,他心中那股子恐慌都在蔓延,只能掉過頭裡再找阮家。

 當然,阮柔跟他斷了,阮家父母壓根沒搭理他。

 “恬恬,我可跟你說好了,那人就是再來,你也不許搭理他。”阮母說完才覺得有點不放心,連忙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