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人家 作品

第53章 換親三合一

 當日下午, 阮母在家焦急等待,及至天色微黑,終於等來了嚴媒婆。

 瞧見那張喜笑顏開的臉, 她心中一動。

 果不其然, 對方開口就是“成了”。

 她忙給泡了杯糖水,嚴媒婆猛灌一口, 訴說起自己的不容易, “哎呦, 你是不知道,除了宋家婆娘,其他人都不同意,還是我好說歹說,他們才同意, 兩百文聘禮, 一文不少。”

 阮母得了結果,方才裝作一點不在意, 冷哼道:“聘禮不少就行。”

 嚴媒婆瞧不慣這幅模樣, 當即勸道:“我可跟你說, 宋家不是非你家二孃不可, 你別去外面瞎說,否則,退了婚,二孃怕是要一輩子留在家中當老姑娘。”

 “那可不行,”阮母頓時急了, “家裡哪有糧食養她。”

 “那不就得了,”嚴媒婆攤手,“兩百文雖然少了些, 可你們把人養成這樣,也沒多費多少糧食嘛。”

 這話阮母可就不樂意了,“她自己吃了不長個,我可沒苛待她。”

 嚴媒婆撇撇嘴,瞧二孃那瘦巴樣,鬼都不信,但她沒必要為此爭執,繼續苦口婆心勸,“明天宋家就來送聘禮,順便算算婚期,估摸就在年後,這個年關你們好好養養,多長兩斤肉,出門子也好看。”

 “說的輕巧,哪裡有好的給她吃。”

 “那你們繼續這麼養,等嫁出去,就當沒這個女兒,我估摸宋家也不樂意讓你們來往。”

 “她敢,那是我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女兒,還能攔著不讓孝敬親爹孃。”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誰家都沒有叫閨女養娘家的道理。”

 當下規矩,女人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孝敬親爹孃反而要婆家同意,故而鄉下時常以賠錢貨稱呼,有良心的給幾口糧食養大,賺一筆聘禮,家貧或者心狠的,溺死扔掉的比比皆是,也沒人在意追究。

 阮母顯然也清楚這個道理,因為她就是這樣,孃家不疼,好容易嫁出來,幾年都回不去一次,尤其生了兒子,就徹底當自己是阮家人,如今已經七八年沒回去,別說孝敬,估摸哪天二老死了才會回去。

 “行吧,吃好的沒門,最多讓她少乾點活,這死丫頭,最近還因為大娘的事有怨氣,也是個沒良心的。”

 嚴媒婆想了想,又叮囑一句,“對了,二孃的嫁妝不指望有多少,好歹陪兩個櫃子,這東西也不費錢,別讓人空著手出門。”

 “哎,曉得。養這麼個閨女,我可算是虧大了。”阮母拍著大腿,好似真的賠錢養女兒般。

 嚴媒婆家條件還不錯,自己四處說媒,到底能掙幾個錢,也不似尋常人家看不起女兒,聞言偷偷撇嘴。

 一通好說歹說,終於將人說動,眼看到了飯點,嚴媒婆識趣提出離開。

 “天也不早,我就不留了,說的話你放在心上,下面三娘養的不錯,你總不希望她有樣學樣,三個姐姐,但凡每個幫一點,平安的日子也就好過了。”

 “哎。”想起平安,阮母到底點頭,也沒留飯的意思,想想費了人家不少勁頭,只能去雞棚裡摸了個雞蛋,順手塞進對方兜裡。

 嚴媒婆得了個雞蛋,頓時眉開眼笑,只覺一下午的口水也不虧。

 進了年關,新年一天比一天近。

 阮母得到嚴媒婆的消息已是臘月二十,三天後,臘月二十四,小年剛過,宋家不甚歡喜的遣媒婆送上聘禮,東西不多,或者可以說很少。

 銅錢兩串合計兩百文,阮母甫一見到就塞進了腰包,另有瓜果點心兩份,其中一份點明瞭給二孃吃,阮母念著先頭媒婆那些話,倒沒有一味剋扣。

 還額外送來一尺布料,大紅色鮮豔的緊,顯然是用作喜服,惹得阮母又羨又妒。

 羨自然是羨慕宋家即使娶一個不歡迎的兒媳,竟也捨得特意做一件喜服,不知家中到底有多少錢。

 要知道,喜服不當吃不當喝,一輩子就穿這一天,故而大多數人家都不捨得花這個錢。

 妒也是這一番,她當年出嫁的喜服靠借,輪到她的女兒大娘亦是借,若有這麼一件,以後阮家女兒出嫁,都不用再找外人,是能代代傳下去的好東西。

 然而,宋家既然送來了,就代表新娘子要穿新喜服上門,如何也扣不下。

 想到此,阮母忍不住一陣埋怨,送什麼布料不好,偏要送大紅色的過來。

 殊不知,宋母為此也好生思慮過,就怕阮家貪了去,思來想去,只有喜服穿在身上瞞不住,且讓人在屋裡忙幾日,也省得被阮母差使得團團轉。

 阮柔一見著這塊布料就喜歡上了,當即上手,三兩下裁撤成新衣模樣,又在衣角、袖上用紅色絲線繡了同樣大紅的牡丹花與鴛鴦。

 趕在年前正好製出來,阮柔試了一下,衣服有些大,她是按照正常二八女子的身量做的,奈何她如今只十三四歲模樣,穿上去就如小孩偷了大人的衣裳,瞧著實在不像樣。

 無奈,又將腰肢及袖擺處又壓了一道線總算勉強像過得去。

 期間,阮母又來說了些有的沒的,大抵是想她到時候回門把衣服帶回來,阮柔直接拒了,天底下都沒有這個道理。

 阮母不敢強迫,自個兒生悶氣去了。

 年節事情逐漸多了起來,原本阮母只要居中指揮,自然有男人和幾個閨女幹活,用不著她操心。

 然而今年趕的不巧,大女兒出了門子,二女兒即將出門,正在屋裡養著,她能盯的只有三娘。

 三娘卻不是個好使喚的,平安願意黏著這個姐姐,姐弟倆好的跟一個人似的,倒叫阮母束手束腳。

 倒不是捨不得孫子,而是家中一對公婆,別看老兩口如今一副萬事不管的清閒家翁樣,實則人有孫萬事足,若得罪了其寶貝孫子,該收拾還得收拾,她至今還記得婆婆的那些小手段,叫人吃盡苦頭。

 寒冬臘月,忙裡忙外,愣是出了一身汗,心中漸生怨氣。旁人都說閨女是爹孃的小棉襖,她生了三個辛辛苦苦養大,最後竟一個都靠不住,不得不自己幹,最後欲尋個人咒罵兩句都不得。

 阮家的年夜飯也著實寒酸,阮母摳搜,過年都沒捨得割一斤豬肉,便只用年前鐵家送的野兔野雞做葷菜。

 肉是有了,可沒有豬肉熬的油,其他菜俱都乾巴巴的,一屋子六個人吃飯,六個菜,且葷菜阮家的女孩是沾不得的,這是阮老婆子的鐵律,其自有一套說辭,什麼姑娘家不能饞嘴,要孝敬長輩之類,其實不過糊弄傻子。

 阮柔可有可無吃過這一頓,囫圇填了個肚兒飽。

 今個兒是大年夜,村中沾親帶故的互相拜訪,坐下喝杯水、嘮嘮嗑,聊聊今年的收成和孩子,等到酉正(晚上八點),各回各家,洗洗就直接睡了。

 當下沒有必須守夜的習慣,無他,守夜總得點蠟燭、油燈,無論哪種都得花錢,故而大部分窮人家都是直接熄燈睡覺。至於祖宗們,多燒點紙錢上點香,也就夠了。

 村中習俗,開年頭兩天,什麼事也不用做,也不興開口罵人,便是飯菜都得吃除夕夜剩下的,寓意來年輕輕鬆鬆不用忙活。

 由此,這個新年,阮柔過的前所未有的輕鬆,距離婚期越進,她心情就越發好。

 可惜,直到大年初三大娘攜著鐵勇歸家,一進門給人找不痛快。

 “娘,我怎麼聽說二孃跟宋家定親了,給了多少聘禮?”

 阮母經過這幾天早已想開,此時還能笑呵呵接話,“就是宋家瞧上了唄,兩百文,也不錯了。”

 一時間,大娘不知是高興還是失落。宋家上輩子給她的聘禮可遠不止兩百文,然而這輩子的鐵家也只給了兩百文,她好像勝了、又好像沒有。

 不過想到以後兩人的結局,她又看得開了。

 自覺作為長姐,她免不了叮囑妹妹幾句。

 “那宋家非要讓人讀書,到頭來也讀不出個名堂,就是白費錢。二孃,你嫁過去一定要好好勸勸,只要不讀書,有宋家那些家產在,以後也不用發愁。”

 阮柔似笑非笑,“大姐,那你當初怎麼不嫁過去多勸勸呢。”

 大娘一噎,那也得勸得動啊,宋家人對功名的渴望哪是那麼好打消的。

 “行了,都是自家姐妹,你們都有了婆家,我和你爹也算對得起你們。以後有空多回來,旁的不多說,以後多幫襯點平安,他也好給你們成撐腰。”

 “唉。”大娘爽快應下,等鐵勇當官,手裡隨便撒點出來都夠阮家富貴一生。

 阮柔則完全沒應,她一向是人對她好、她加倍報答的性子,反之亦然,就阮家這樣的,嫁出去後能不回來就不回來。

 “對了,大娘,”阮母瞥了眼大女婿,壓低聲音問,“過年怎麼沒帶只兔子回來。”

 她剛瞅過,就拿了一包糖,一包花生,忒不值錢。

 大娘頓時苦巴了臉,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若說新婚那會兒她還為能管家欣喜,經過幾個月的摧殘,只覺這是一門苦差事,“娘,鐵家日子也不好過,打來的野物都是要賣錢的,家裡油鹽米糧都要用錢買,根本沒有多的。”

 “先前可是你答應的。”阮母才不管這些,一個勁揪著女兒回門的承諾。

 “我那時不是還不清楚嗎。”鐵家的糧□□打細算也只夠吃到開春,糧食不夠就只能靠燻肉撐著,哪敢往外送。

 見沒了好處,阮母的好臉色頓時沒了,“行了,大過年的,我也不罵你。家裡沒肉,待會我就不留飯了。”

 眼下之意竟然是要直接趕他們走,大娘的臉色更是不好看。

 “你也就看眼前,不吃就不吃,我還不稀罕。”說著果真拉上鐵勇走了。

 母女倆鬧了個不歡而散。

 阮家形單影隻,也沒個親近的親戚,阮母更是多年沒回過孃家,更別說走動,大娘走後家裡再無人上門,阮母還樂得自在,絲毫不介意。

 清閒之餘,阮柔清點了屬於自己的嫁妝,說嫁妝著實寒磣,攏共就兩個小櫃子,用山上最普通的木頭打的,裡面裝著幾身舊衣裳,俱是打了很多補丁的,手頭沒錢,她又做了三雙鞋墊,當做入門給宋家的見面禮,除此之外,便是一個銅板都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