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肥肥 作品

第1019章第三次會議四

前兩項提議都非常順利的通過,主持會議的李振山終於拋出了第三項議題。

“各位同志,我從燕京出發的時候,上級領導交給了我一個任務……”李振山言簡意賅的把張家的事說了出來,“對咱們國內的鋼鐵企業來說,還從來沒有過去海外設廠的先河,所以這件事非同小可,需要大家慎重考慮,你們不用馬上給我答覆,先休息一天,後天咱們再開會,到時候各家鋼企給我答覆就可以了。”

李振山說完話,扭頭看向漢鋼的關建業,“關總,江漢可是著名的旅遊城市,這麼多老總到你這裡來做客,咱們也不能光工作,要講究勞逸結合,有沒有安排一些旅遊項目。”

關建業馬上站了起來,“李部長,各位同行,這邊都安排好了,明天上午帶大家去黃鶴樓轉一圈,中午品嚐一下地道的江漢菜,下午去東湖,晚上安排了一條遊船,咱們夜遊長江。”

關建業的話剛說完,掌聲就響了起來。

“老關,夠意思。”

“關總,謝謝啦!”

關建業雙手抱拳,“這都是應該做的,你們可是平時請都請不來的客人,必須得把你們招待好。”

會議接近尾聲,現在基本也沒什麼事兒了,各位鋼鐵老總都十分放鬆,當然,除了海剛青。

自從林致遠和海剛青聊完海外設廠的時候,海剛青就惦記上這件事了,同時,他的心裡非常矛盾。

一方面是巨大的前期投入和不可測的風險,一方面同樣是巨大的市場誘惑和高昂的利潤。

取與舍,都很艱難。

海剛青一時間還真沒了主意。

既然無法從正面判斷這件事的未來得失,那麼海剛青就決定從側面入手。

他想看看四大天王其他的三家究竟是什麼態度,是不是像林致遠說的,那三家都不想參與此事?

於是,在第二天眾人旅遊的時候,海剛青完全無心眼前的美景,他先後找了靳華英,關建業和萬凱傑,向這三位老總詢問他們對海外設廠的態度。

這三人的態度異常統一,全都對海外設廠一事不感興趣,但是原因卻各有不同。

靳華英的原話是“海外設廠這件事先期投資太大,而且風險不可控,革鋼剛過上兩年好日子,經不起折騰啊!”

關建業的理由是漢鋼的設備升級工作,正在進入關鍵期,實在是沒有多餘的資金搞其他事情。

萬凱捷的理由最簡單,“燕鋼這幾年效益下滑,我能維持給工人開出工資就不錯了,海外市場這事跟燕鋼沒有關係。”

即便是海剛青有心此事,但是一見三位老總都這麼堅決,他不禁也犯了嘀咕。

海外設廠這事的結果是兩個極端,一個是新鋼廠的建立非常順利,南洋地區徹底成了滬鋼的產品市場,滬鋼因此利潤大增,成為國內鋼企中獨佔鰲頭的存在。

另一個結果就是林致遠分析的,一旦由某個環節出了問題,或者是南洋地區確實發生了規模比較大的經濟危機,鋼廠被迫下馬,無限期停工,前期投入全都打了水漂,二三十億的投資血本無歸,滬鋼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那麼自己這個董事長的官兒也當到頭了。

兩個結果拿出來一比較,一慣會算賬的海剛青立刻作出了決斷。

算了吧,這事就別扯了。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風險實在太大,一招不慎便滿盤皆輸,滬鋼和自己都承擔不了失敗的後果。

於是,在旅遊之後的會議上,李振山向大家詢問思考的結果,四大天王帶頭表示自己的企業還有很多困難,實在是沒有餘力和資金在海外開設工廠。

規模最大的四家鋼鐵企業都是這個態度,

第三次神州鋼鐵行業協會活動圓滿落幕,同時定下了第四次活動在草鋼召開。

各位鋼企老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李振山也動身返回燕京,向上級彙報此次會議的結果。

高層領導一聽國內鋼企竟然沒有一家願意去海外投資建廠的,不禁也犯了嘀咕。

李振山趁機建議,此事非同小可,畢竟牽扯的資金太大,對任何一家鋼鐵企業來說,二三十億的先期投入都有很大困難,還需要全面的論證。

他知道以國內機構的辦事效率,這麼一拖,至少也得一兩個月。

致遠不是說了嗎?

如果實在攪不黃這個事兒,那就儘量往後拖。

******

林致遠走了一個星期,這段時間無論是家裡還是單位,都沒有什麼大事發生。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鏡花緣的別墅裝修已經全部完工了,傢俱也已經到位,只不過剛剛裝修完,房間裡的味道比較大,暫時還不能住人。

林致遠只好給乾媽打了個電話,把情況解釋了一遍,“乾媽,本來答應是九月份接你回革安的,可是現在出了點情況,房間裡的味道太大,人住進去太不健康了,所以我想過兩個月再接你回來,到那個時候房間裡的味道估計也散的差不多了。”

老李太太這段時間等著盼著的就是乾兒子的電話,現在一聽說不能馬上回革安,老太太難免有些失望,不過她也能理解,好飯不怕晚,房子都蓋完了,還怕住不進去嗎?

“致遠,沒事兒,現在燕京的天氣很好,我現在也能住習慣了,過兩個月回革安也好,到那時候屋子裡就有供暖了。”

安撫好乾媽,林致遠重新回到原來生活的軌跡,該上班時上班,該上課時上課。

他走了一週,缺席了四節課,好在薛兆寬把這四節課的筆記記得都很完整,林致遠照著學習就可以了。

又到了週二,在職班上課的日子。

晚六點,林致遠準時坐在教室裡,他詫異的發現,教室裡的八個人,除了成歡之外,他一個都不認識。

那幾個陌生人,一個比一個年輕。

林致遠一問成歡,這才知道,原來這些年輕人都是來替各自的領導上課的。

林致遠苦笑著搖了搖頭。

在職班就是這種風氣,秘書學習,領導混學歷。

學校為了掙學費,也不敢管這些領導。

上課時間到了。吳忠良教授夾著教案走進了課堂,他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林致遠,有些吃驚,“林總,你不是出門了嗎?”

林致遠馬上站了起來,“吳教授,上週我出差去了江漢,現在回來了。”

“這麼說,只要你在革安就會親自來上課了?”

林致遠點了點頭,吳忠良有點感慨,“現在像你這樣肯親自來學習的領導幹部可不多了。”

這位老教授果然是耿直的有點單純,一句話把在職班所有人都打擊了一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