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肥肥 作品

第1058章骨頭

 

“致遠,你該不會是哄爺爺高興,故意這麼說的吧?”蘇千成的聲音裡明顯帶著顫音。

 

“真的,爺爺,是李部長告訴我的。”林致遠的話剛說到這裡,手機就被李振山奪了過去。

 

“老部長,是真的,咱們真的成為世界第一了,超過了花旗國。”

 

蘇千成老淚縱橫。

 

沒人能理解他們這些鋼鐵人此時此刻的心情。

 

身在海外的張致才更不能。

 

神州鋼產量破億噸,成為世界第一,這條路,神州的鋼鐵人整整走了六十多年。

 

1937年神州和東桑國的鋼鐵常量為神州4萬噸,東桑國580萬噸。

 

4萬噸的鋼鐵產量有多少?甚至比不上東桑國一艘大和號戰列艦的用鋼量。

 

鋼鐵產量上的懸殊直接表現在雙方的武器彈藥上,東桑國軍隊普遍裝備精良,彈藥管夠,而我軍的很多士兵甚至都領不到槍。

 

到了1949年,新神州建立,西方發達國家的鋼鐵產量都以千萬噸計,花旗國甚至高達7000萬噸。

 

彼時我國的鋼鐵產量僅有15.8萬噸,到了1950年也只有61萬噸。這點產能甚至無法給每個神州人打造一把菜刀。

 

鋼鐵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尤為關鍵,不僅反映了工業實力,更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

 

1950年,當年花旗國的鋼產量為8772萬噸,而神州鋼產量為60萬噸,花旗國是神州的140多倍。

 

落後就要捱打,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而鋼鐵產量就成為衡量國家硬實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

 

扛過槍打過仗的蘇千成對那段歷史永遠也不會忘記。

 

他親眼看到自己的戰友用血肉之軀對抗對方的鋼鐵武器,所以在戰爭結束之後,他毅然決然選擇進入革鋼工作。

 

他當時只有一個想法,造出多多的鋼鐵,保衛國家,保衛同胞。

 

一個國家的強大,看經濟,但更看工業製造,如果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那麼鋼鐵就是工業的骨骼,國家的發展,離不開鋼鐵,民族的崛起需要硬硬的骨頭支撐。

 

這是他們這一代鋼鐵人的信念和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