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三百三十九章 利益交換

北方鐵路中西段的難度,絲毫不遜色於西伯利亞鐵路,如果單靠東非自己來搞,大力出奇跡,確實也可以辦成,但是很不划算。

這方面,讓奧匈帝國參與進來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畢竟奧匈帝國境內的地形相當複雜,在修建山區鐵路這個層次,是歐洲經驗最豐富的。

雖然修建鐵路的主力是黑人,但是黑人的命也是命不是!所以有奧匈帝國參與減少一些人命損失,對東非來說沒有壞處,還能加快工程進度,北方鐵路早一日通車,那就能早一日構建東非北方人口隔離帶。

“奧匈帝國的石油產量也是歐洲第一,這一點我們東非可以多進口一些。”恩斯特說道。

奧匈帝國現在還有前世羅馬尼亞的部分領土,所以石油資源比較豐富,產量在歐洲排在第一位。

而東非要推動內燃機產業和汽車產業發展,石油資源必不可少,所以只能走進口的路子。

至於東非本土的石油,恩斯特雖然知道大概區位,但是當前時代的技術和理論,未必能支撐內陸石油勘探,而且資源勘探也是一個相當費力的活。

地質人員經常要風餐露宿,入山探洞,在外面一待就是十天半個月,所以非常耗時耗力,而且這個時代對元素和礦產的認知也很簡陋,技術也落後,所以找礦是相當有難度的技術活。

而東非國內礦產勘探的好處就在於黑人幾乎沒有對這片土地怎麼開發,很多礦產可能就在地面上,這要是放在歐亞大陸早就被前人消耗殆盡了。

而這幾年東非交通的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採礦業的發展進步,地質勘查人員不僅可以深入更多的地區,機械設備也能借助鐵路公路進入開發,最後再通過鐵路被運送出來,然後東非自己利用或者出口,充分驗證了要想富先修路的真理。

鐵路投資是這個時代的潮流,就像二十一世紀什麼新能源,人工智能之類的,處在這個時代鐵路就是這種新鮮事物,雖然歐洲鐵路已經大量普及,可那只是針對歐洲五大流氓,英法德奧俄,其他國家就差很多意思。

東非把奧匈帝國拉進來,可以進一步消化奧匈帝國國內的鋼鐵產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這就已經是相當大的誠意了,畢竟北方鐵路中西段放在奧匈帝國裡就是妥妥的全國性工程,因為奧匈帝國和東非相比,面積就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