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三十九章 利薩海戰

意大利的一艘鐵甲艦失去了攻擊能力,大部分彈藥消耗掉了,燃料只夠使用兩天了。

然而到了7月20日早上,佩爾薩諾又開始了攻擊。當他正轟擊利薩的炮臺並準備派部隊登陸時,瞭望哨突然報告,奧匈帝國的艦隊正從西北方向開來。

驚慌失措的佩爾薩諾匆忙將他的鐵甲艦編成縱隊從奧匈帝國的編隊前方衝過去。

在這緊急時刻,佩爾薩諾竟驚慌失措地把他的軍旗從“意大利”號移到處於戰鬥隊形之外的“鉛錘”號上。

結果在前面的3艘意大利軍艦與後面的軍艦之間出現一個大空隙。

奧地利指揮官特格特霍夫抓住戰機,立即率領他的鐵甲艦所組成的先鋒編隊穿過這個空隙,他的木製艦船則向佩爾薩諾的木製船和其餘鐵甲艦衝去。

這場戰鬥很快變成了一場混戰,艦船的運動部分地被煙霧所遮蔽。“鉛錘”號兩次試圖撞擊木製“凱撒”號而沒能成功。“凱撒”號一發炮彈擦過“迪波託加羅”號,但自己卻在對方的炮火下起火,並最終被“鉛錘”號逐出戰鬥。與此同時,奧匈帝國海軍的炮火使一艘意大利的鐵甲艦船起火燃燒。

特格特霍夫的旗艦撞擊“意大利”號的行動在這次戰鬥中最為壯觀。

當“費迪南德·馬克西米蘭”號在戰鬥的煙霧中搜索的時候,它撞在“意大利”號的舷上,這艘意大利軍艦失去了方向控制。

而且它的前方又被另一艘奧匈帝國軍艦封住,當它後退時,“馬克西米蘭”號全速衝撞它的舷邊,並使其向右舷嚴重傾斜。

隨著“馬克西米蘭”號慢慢地後退,“意大利”號恢復正常,接著在自己的動量和破口處湧入的數噸海水的作用力下又向左舷傾斜。當它傾翻並沉沒時,艦上缺乏訓練但很有士氣的水兵為他們的國王高呼萬歲。

“意大利”號的沉沒結束了這次戰鬥,意大利艦隊向西退卻。由於奧匈帝國艦隊有幾條軍艦受損並仍處於劣勢,特格特霍夫沒有追擊。無論如何他完成了解救利薩的使命,他作為民族英雄回到了奧地利。

而意大利方面,佩爾薩諾則在戰爭結束後被解除了職務。

利薩海戰是奧匈帝國海軍的一次大勝利,徹底解了利薩之圍。海戰中意大利艦隊遭受重創,損失了3艘鐵甲艦,1000餘名官兵。

這場首次以蒸汽為動力的鐵甲艦之間的戰鬥引人注目。世界各國的海軍都深入細緻地在戰術、武備和艦船結構等方面研究了這場戰鬥。

鐵甲艦的作用在這次海戰中引起了各國重視,這場海戰標誌著海上戰鬥已經從風帆時代過渡到了蒸汽鐵甲時代。

此戰後,意大利艦隊轉入退卻。意大利失敗的原因是偵察很差,沒有戰鬥計劃,通信聯絡不好和佩爾薩諾海軍上將優柔寡斷。

意大利的水兵沒有得到很好的訓練,他們的軍官缺乏進取心,他們的司令官C·C·佩爾薩諾上將似乎對他的這支艦隊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