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間茶館 作品

124、老方家的鬼

 老方一聽要燒掉屍體,頓時急了,小兒子本就死不瞑目,難道還要死無全屍嗎?

 他當然不答應,從古至今都講究入土為安,誰都忌諱火葬這種死無全屍的做法。

 假如燒了屍體,萬一小兒子死後不能投胎,靈魂不得安寧怎麼辦?

 老方堅決不同意。

 可他又拗不過親戚們的層層勸說,最後只得點頭答應。

 當天下午,方家人就將小兒子的屍體燒成灰,裝進罐子埋到了祖墳。

 事情到這兒,算是告一段落。

 ……

 ……

 如那大師所說,汙穢應該是被處理掉了,沒有再出來作亂。

 不料,七天後,也就是小兒子頭七這天,又出事了。

 民間喪殯有個習俗,死者魂魄會在去世後的第七天回家。

 在這天晚上,家人應該在門前點一盞

 白紙燈籠,並且備上一頓飯,之後必須迴避。

 公認的迴避方法就是睡覺,睡不著也要躲進被窩裡,不能露面,否則就會被死者魂魄看到,會讓他記掛,影響他轉世投胎。

 老方尋思著小兒子這死的糊塗,葬的也糊塗,頭七那不能糊塗。

 他在家門口掛了兩盞白紙燈籠,交待老伴和兒媳燒上一桌子好菜,在堂屋也掛了兩盞白紙燈籠。

 之後一家人各自躺進被窩裡迴避。

 這天半夜,老方和老伴又被一聲尖叫聲吵醒,尖叫是兒媳婦喊出來的。

 老方趕過去,看到兒媳婦抱著被子,縮在牆角,身體不停地打著哆嗦。

 老方走過去問怎麼了。

 兒媳婦顫抖著聲音,小聲說她看見三郎回來了,是三郎回來了……

 三郎就是老方的小兒子。

 老方心裡一個咯噔,趕緊環顧四周,什麼都沒有看到。

 堂屋的那桌菜早涼透了,家裡掛著的白紙燈籠散發著滲人的幽光。

 再問兒媳婦的時候,兒媳婦一句話也不說了,就像前些天犯傻的小兒子一樣,嘴裡不停囈語著“鬼啊”“鬼啊”“是鬼抓走了三郎”“是鬼抓走了三郎”……

 老方問她那鬼是什麼樣子。

 她也不說,只重複著鬼啊,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