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497章 黃臺瓜辭

第499章 黃臺瓜辭

 

李俶這句話,聽起來是在重申僕固玞戰死的壯烈。可落在李亨、張汀耳裡,卻聽出了他斷定薛白不在九成宮的意思,換言之,李俶認為李倓有可能是在謊報軍情。

 

張汀眼裡便浮起微不可察的笑意來。

 

李亨則認為不排除薛白安排了三千疑軍而本人領小股人馬繞道的可能,決定派人前往支援。

 

此行更重要的一件事是探明李倓消息的真偽,人選必須得是他能信得過的心腹,他思來想去,最後確定了魚朝恩。

 

魚朝恩很早就與東宮親善,陳倉之變後先是追隨李亨,後來又替他出使蜀郡,捧回了國寶以及李隆基的認可,可謂是忠心耿耿,自是值得相信。

 

“到了九成宮,若遇薛逆,速遣快馬來報。若未遇敵,則探清此事原由。”

 

“奴婢領旨。”魚朝恩一聽就知主上心有疑慮,否則大可不必加後半句話。

 

待他準備離開行宮時,卻有一宮人趕來攔住他,悄悄帶著他去見了張汀。

 

張汀此前曾有意與李倓合作一起對付李俶,她讓李輔國前去試探口風,結果李輔國回來之後說“建寧王不但痛叱了我們,還要在陛

 

如此一來,她想著反正早晚都得把李俶、李倓全除掉,趁著如今能除一個是一個,遂吩咐魚朝恩道:“薛逆若未攻九成宮,建寧王假傳消息可疑;薛逆若真去了,那建寧王是如何提前預料到的?此事你也須得查清。”

 

魚朝恩聽得懂,連忙應下。

 

沒想到,這日竟還有人攔住了他,是李俶、李泌。二人似早有預料,在城北門處等著,李俶一見魚朝恩便質問道:“出宮前你見了誰?”

 

“奴婢自是見了陛下。”

 

李俶臉色嚴肅,道:“休當我不知,你若敢助紂為虐,害我兄弟,休怪我不饒你。”

 

魚朝恩無奈,只得應道:“殿下誤會了,奴婢絕無此心,一定如實把在九成宮所見告知陛下。”

 

待他賭咒發誓,才終於得以脫身,自去城外兵營領兵。看著他的背影,李俶看向李泌,感慨道:“幸得先生料事如神,看破了那毒婦的詭計。”

 

李泌道:“防得了一時,防不了一世啊。”

 

“大局為重。”李俶道,“待收復了二京再著手對付毒婦不遲。”

 

~~

 

兩日後,魚朝恩飛馬帶人趕到九成宮,登上高處一看,確實城東有鏖戰過的痕跡,城外也有敵軍的營地。

 

營地不大,能看到有旗幟豎在營前,可卻未見到有人馬出營。

 

“薛白三日不曾攻城。”李倓道:“我推測,他是繞道了。”

 

魚朝恩問道:“建寧王可有派兵探過?”

 

李倓道:“此前九成宮兵力稀少,我恐中計,不敢冒然出城。如今援軍來了,自該去打探一二。”

 

由此,他們派出哨馬,去往那座小小的營寨。

 

從城頭望去,能見到那幾騎哨馬先是遠遠地往營中窺探,之後逐漸湊近,往裡射箭,甚至躍過濠溝,繞過拒馬角。過了不多時,有二十餘薛逆的騎兵帶著旗幟從東面奔走了。

 

“看來,是個虛營啊。”魚朝恩感慨道。

 

李倓皺眉道:“薛白繞道了,此事當儘快告知父皇,使鳳翔早做準備。”

 

魚朝恩目露思量,問道:“聖人已遣將來守九成宮,奴婢請建寧王親自回去稟奏聖人,如何?”

 

九成宮牆高險固,只要兵力足夠,李倓是能放心的,相比而言他更擔心鳳翔,遂答應下來。且他行事雷厲風行,竟是當日就點齊人馬,一路疾馳,在當天夜裡就趕到了鳳翔城下。

 

城中守軍自是不會開門放他們入城,魚朝恩只得跟著李倓露宿了一晚,受盡了被蚊蟲叮咬的苦楚。

 

好不容易捱到天明,他們覲見李亨,把在九成宮的遭遇稟明。

 

“看來是虛驚一場了。”李亨這幾日也因思慮此事而沒睡好,神態都顯得有些疲憊,聞言方才舒了一口氣。

 

李倓提醒道:“薛白偷襲鳳翔之心不死,或有繞道來攻的可能。”

 

“朕既已提前知曉,他還如何偷襲?”李亨語氣平淡,道:“此番多虧你警覺,去養養傷吧。”

 

李倓確實是受了不小的傷,得父親關心,謝恩告退。

 

待他離開了,李亨才問道:“九成宮是怎麼回事?”

 

魚朝恩連忙跪在地上,磕頭道:“奴婢斗膽進言,懇請陛下恕罪。”

 

“說,朕不怪你。”

 

“奴婢所見,建寧王似乎是在謊報軍情,薛逆在城外的兵營其實是假的。他恐怕是想讓陛下遣更多兵馬由他統率,未料,聖人遣的是老奴,不能聽他號令。”

 

李亨倏然站起,踱了兩步,問道:“三郎身上的傷也是假的不成?”

 

魚朝恩道:“若建寧王有傷在身,豈能快馬顛簸跑回來而面不改色?”

 

關於李倓的野心,李亨已不是第一次聽說了,眼中當即有了猜疑之色,轉向李輔國,問道:“你覺得呢?”

 

李輔國躬身稟道:“奴婢忽然想到,當年太上皇誤信了奸佞,另立慶王為儲,建寧王遂投奔到慶王門下。”

 

一句話,李亨的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覺得李倓連父子情義都不顧念,還有什麼是做不出來的。

 

“兩京未復,國事未寧,朕焦頭爛額,這等時候,他還只顧爭權奪勢,不顧大局。”

 

李輔國感受到氣氛到了,連忙故作惶恐,又道:“聖人息怒,建寧王文武雙全,才幹非凡,想多為社稷出力也是有的。”

 

“你不必替他藏著掖著。”李亨道:“朕知道,他素來心高氣傲,想爭太子。”

 

魚朝恩聽了,應道:“奴婢有一主意。”

 

“說。”

 

“聖人何不早立國本,以安人心?廣平王成了太子,建寧王的心思也就淡了。”

 

李亨搖頭道:“此事朕早與李先生商議過,他讓朕收復二京、迎回太上皇之後請太上皇定奪,方為人子本份。”

 

魚朝恩稟道:“情形有變,聖人何不再問問李先生?”

 

李輔國聞言,遂看了魚朝恩一眼,卻沒說什麼。

 

李亨覺得有道理,遂又召來了李泌詢問。

 

這個問題靈武稱帝后,李泌已為李亨解答過一次了,此番再聽,李泌當即意識到有人要害自己,連忙施禮道:“臣依舊以為此事暫時不可,而陛下再三相詢,必是有人慾離間臣與廣平王。臣請陛下遣人問廣平王,他必以收復二京為先、以陛下聲望為重,堅決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