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476章 渺茫的戰略構想

 

“只恐兵力不足啊。”

 

崔眾於是沉思著,緩緩道:“如此看來,勸降史思明之事,亦是迫在眉睫啊。節帥,顏御史是極合適的人選。”

 

此事,崔眾已經與王承業說過了,王承業遂點點頭,道:“就這般辦吧。”

 

顏季明還想與他商議戰術細節,並打聽李光弼如今的行蹤,不想,王承業說完,徑直便揮揮手,讓人將他帶出去。

 

“節帥…”

 

崔眾道:“軍國大事,你便不必操心了。走,帶你去見史氏。”

 

顏季明還在回頭看,已被推著離開了都督府。

 

他們沿著汾河走了一段路,進了一座守備森嚴的院落,到了一間小閣前,崔眾笑道:“史家娘子,可曾考慮好了?”

 

“狗皮臉,莫來煩我!”

 

“史娘子請看看,老夫帶誰來了。”

 

崔眾遂命守衛打開門,請顏季明進去。

 

顏季明邁過門檻,到了屋內,隔著屏風還未看到史朝英,卻已先聞到了一陣菜香,轉過頭,便見小窗前擺著張桌子,上面放著兩個餐盒,果蔬肉飯一應俱全,想必是今日送來給史朝英的兩餐,她還未吃完。

 

看著那炙烤得金黃的雞腿,他不由想起了長安城。

 

“她不是俘虜嗎?”雖說是故人,顏季明還是轉身問了一句,詫異於史朝英得到的待遇。

 

“畢竟是史思明的女兒,收復范陽的關鍵人物。”崔眾小聲道。

 

屏風內,史朝英聽到了顏季明的聲音,快步跑了出來,一見他便大為欣喜。

 

“顏郎?你來救我了?”

 

崔眾一見這情形,便知自己的計劃成了大半,道:“史娘子,顏御史是想要勸令尊歸順朝廷。”

 

顏季明點點頭,道:“不錯,你阿爺與我阿爺都曾是河北官員,深受君恩,我記得,你阿爺的漢名還是聖人親自取的,萬不可枉負國恩。”

 

史朝英卻是上前便攬過他的胳膊,問道:“那我被欺負了,你替我出頭嗎?”

 

顏季明原本想甩開她,為了大局,只好忍了。

 

“嗯。”

 

“薛白輕薄我,我便是被他捉到的,你怎麼辦?”

 

“那我…揍他一頓。”

 

“真的?你若願意娶我,我便與你一道去勸阿爺歸順。”

 

顏季明不由皺了眉,以前安祿山還沒反之時,史朝英尚未有這般跋扈。

 

他不明白,為何反而是到了如今,一個被俘虜的叛將之女,倒比以前還要更囂張幾分了?

 

崔眾重新回到都督府,腳步都輕快了不少。

 

王承業又在寫信,至於顏季明交給他那張地圖,已被他揉成一團,隨手丟在了地上。

 

“如何?”

 

“回節帥,史氏已答應了。如此一來,讓顏季明出使,把握就更大了。”

 

王承業對此不以為然,淡淡道:“重要的不是這個,而是陛下對史思明的承諾。”

 

“是,是。”

 

崔眾連連點頭,心裡對於剛在靈武登基的大唐天子的手段也是讚歎不已,道:“歸義王,范陽、平盧節度使,如此條件,史思明想不動心都難。”

 

“那你還不去?!”王承業突然恨鐵不成鋼地罵了一句,惋惜道:“明知勸降史思明是大功一件,我特意將功勞留給你,你倒好,白費了我一片苦心。”

 

“下官只是覺得,顏季明更能成事。”崔眾連忙答道:“由此,下官便顧不得有片刻考慮個人前途,辜負了節帥啊。”

 

接著,便是一番感激涕零的效忠之詞其實他心裡把王承業罵得要死,暗忖范陽那種虎狼之穴,去了萬一送命,要功勞還有何用?

 

何況他根本不缺功勞,新帝登基,南方官員根本來不及表忠,他是第一批效忠的官員,這等擁立之功,再加上主導平叛,已經是高官厚祿,前途無憂了。

 

兩人一個施恩懷柔,一個感恩戴德,互相勉勵了一會兒,繼續談到了正事。

 

“早點讓顏季明出發,過兩日,李光弼便要回來了。”

 

“是。”

 

崔眾心裡覺得顏季明也是年輕好騙,他早已把新帝給史思明的承諾交給史朝英了,到時史思明當了歸義王,定會把顏季明留在塞北。

 

此去,想必是再也回不來了。

 

次日,出使的隊伍從太原北門出了城。

 

顏季明不由又回頭看了一眼,朝陽照耀著他的輪廓,依舊如少年時。

 

史朝英看著這一幕,心裡又竊喜,又後怕。

 

她被薛白俘虜時,是真的很害怕,包括後來被交在清河郡守李萼手裡,李萼就是把她當成罪犯,動不動就拿刀架著她的脖子,威脅史思明。

 

那陣子,郭子儀、李光弼,以及很多大唐將領也是追著她阿爺狠狠地打,把史思明打得連連敗逃,狠狽不堪。

 

就在史朝英以為自己完蛋的時候,李隆基救了她,唐軍在潼關大敗,天子出奔,逼近范陽的河北唐軍火速撤軍,命懸一線的史思明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而史朝英也被押回常山。

 

後來,王承業派人接她到太原,她才知對她更好的是李亨,為了籠絡史思明,許下了豐厚的獎賞。

 

可由此,史朝英也看透了大唐皇室的虛弱,以前他們這些邊境雜胡卑躬屈膝什麼都沒有,反而是越作亂、越跋扈,朝廷的封賞越多。

 

她懷裡就揣著大唐新君的許諾,有把握說服阿爺答應。

 

至於顏季明,則是她伸手要來的酬勞,是她的俘虜。誰能想到,她前腳還是俘虜,後腳唐廷就把他賣給她了。

 

“笑什麼?”

 

行路了半天之後,顏季明終於忍不住問道。

 

“你猜。”史朝英還在笑,“偏不告訴你。”

 

她正得意之時,忽然,身後有急促的馬蹄聲傳來,有騎士遠遠便大喊道:“前方可是顏季明顏郎君?”

 

“正是。”

 

顏季明連忙勒住韁繩,向對方趕了過去,低聲交談了幾句。

 

不多時,他重新到了史朝英身邊,卻是道:“我們得回太原去。”

 

“為什麼?”

 

史朝英立即意識到了不妥,道:“我才不回去!要說服的是我阿爺,聽我的。”

 

此時,卻已有更多的騎士趕來,迅速繞到出使的隊伍後方,將他們圍住。

 

“走吧。”顏季明道,“聽我的。”

 

待再回到太原城,已能看到有士卒連綿不斷,從東面而來,在太原城外安營下寨。

 

抬頭看去,那招搖的大旗正是屬於河東節度副使,李光弼。

 

有騎士領著顏季明到了李光弼的大帳前。

 

一箇中年男子正在帳前踱著步,見顏季明過來,當即轉過頭來,眼中露出思慮之色。

 

“獨孤公。”顏季明認得對方,正是被薛白策反了的獨孤問俗。

 

獨孤問俗抬了抬手,沒與顏季明寒暄,道:“你在太原城的經歷我都知曉了,王承業已投靠李亨,不會出兵的。”

 

“什麼?可他答應過我…”

 

“他騙你的。”獨孤問俗道:“此事複雜,以後我再與你解釋,當務之急是河東兵馬沒有按時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