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173章 科舉試

妹妹。


        

貢院外,孩子的哭聲一直在響。


        

“阿爺!”


        

“哭尿,他不是我們阿爺,不是!”


        

薛嶄忙得不行,捂了弟弟的嘴,又要捂同時,還真有好幾個債主指揮著僕役向薛靈追了過去,能來科舉的確有一些好賭的權貴。


        

“看到那人了嗎?褐色麻衣,小眼尖嘴。”老涼快跑了幾步,低聲向打扮成貨郎的姜亥道,“我送人離開,你綴著他,看是何人派來的。


        

“好。”


        

老涼抬手比劃了一個動作,散落在附近的一些他們的人便迅速去隔開那些債主。這些人說起來都是“夥計”,其實都是杜始、達奚盈盈手底下的探子與打手。


        

姜亥則不聲不響地落在後面。


        

出了皇城,安上門邊,田神功、田神玉兄弟正與金吾衛的兩個巡街使在嘻嘻哈哈,使金吾衛無人理會被人拉著匆匆而逃的薛靈。


        

姜亥有些羨慕田氏兄弟,想到若薛白外放當了高官,便能給他們一個明面的身份。 首發網址http://m.xbiqugexsw.net


        

他腳步悠閒,一路到東市附近,老涼故意甩掉了所有跟蹤者,帶著薛靈消失在人群之中。


        

那個穿褐色麻衣的瘦削身影追丟了人,撓了撓頭,轉身往北面的勝業坊走去了。姜亥一路跟著,最後走到了一座偌大的府邸的小側門。


        

守了一刻工夫,前後有五個穿褐色麻衣的僕役進了這大宅院。


        

最後,姜亥繞到大門附近打聽了一番,不由咧嘴譏笑了一聲,自回道政坊告知達奚盈盈。


        

“張泗?”


        

到了下午,杜始得知了結果,有些驚訝。


        

她第一反應認為此事又是東宮所為,其後轉念一想,覺得有些疑惑。


        

“那宅院主人李曇,正是張泗之婿。”達奚盈盈道:“這一對夫妻我很瞭解,他們時常到我的賭坊來。張泗不必多說,太子良娣張汀之長姐,李曇則出身於趙郡李氏,身份清貴。”


        

“那你怎麼看?”


        

“從表面來看,目前為止還只是小事。為爭一個進士名額而放出風聲,這是誰都能做的,暫時只能說張泗想借機找到薛靈。”


        

達奚盈盈說著,攤開手中的賬簿,遞給杜始。


        

“二孃也許不信,但我先說一個最簡單的推測。張泗是薛靈的大債主之一,哪怕只是為了這連本帶利將近一千貫的錢財,她派人找薛靈也情有可原。”


        

這賬簿觸目驚心,薛靈的家產尚沒有一千貫,卻能欠下這麼大的一筆債。


        

當然,張泗未必需要薛靈還,比如可以讓金吾衛將軍薛徽開口欠她一個人情,至少就能得個宵禁行走的特權。


        

“但更大的可能。”達奚盈盈話鋒一轉,“有人不願郎君順利入仕,想給他找一點麻煩”


        

禮部南院。


        

士子們已經開始考貼經,整個南院都安靜下來,時而響起捲紙翻動的簌簌聲。


        

貼經類似於名句填空,進士科的貼經比明經科要簡單,只考一本經書的內容,十道題,十通其五則可通過。


        

薛白早得到了試題,知道今科考的是《周禮》,已提前再溫習背誦過了,此時展開卷子一看,果然如此。


        

他不慌不忙地磨好墨,提筆,用漂亮的顏楷將缺失的句子填上。


        

填到了第六句,有一個小小的陷阱。


        

卷子給出了的文段是“掌交掌以節與幣巡邦國之諸侯”與“道王之德意志慮”,薛白則填上“及其萬民之所聚者”。


        

寫“民”字之時,他小心翼翼地沒有把那一豎寫滿,留了一個缺口,以示避諱唐太宗皇帝。


        

錯一題兩題不要緊,最多影響到名次;


        

而有汙卷、錯字之類的毛病則會給人攻訐的藉口,哥奴雖無奈默許他及第,卻不會幫他說話;若是連避都不懂,那就休想得聖人玩笑許諾的狀頭,及第都不可能。


        

薛白仔仔細細地填完十道題,中間寫錯了三個字,於是重新譽寫了一遍,之後反覆檢查,看姓名籍貫是否填對,保不會出現犯忌諱的情形。


        

至此,他方才擱下筆,長舒一口氣。


        

他做了萬全的準備,從找家世開始,到爭名望、聖眷,連題目都提前搞到手了,卻還是表現得非常慎重。


        

考場上已有不少人都交了卷,此時還答不出的基本就是不會了,抓耳撓腮也沒法子。


        

不過大唐狂人確實多,有幾個考生一字不答,待到收捲了,只管大言不慚地說他們的詩賦天下無雙,要用詩賦來贖貼。


        

所謂“贖貼”也是大唐科場慣例,有些士子名聲高,本已擬定了要中榜,結果貼經就沒能通過,考官只好試詩放他們過。


        

在薛白看來,這就是明目張膽地作弊了。


        

次日考的是策問。


        

薛白拿到卷子,展開來一看,目光先是落在第一道策問上。


        

“問:吐蕃之為大唐憂也久矣,備禦之耶,則暴天下之兵數十萬,悲號父母妻子,煩饋輝衣食之勞,百姓以虛;弗備禦之耶,則必將伺我之間,攻城陷邑,掠玉帛子女,殺老弱,繫累丁壯而歸。自古帝王豈無誅夷狄之成策耶?何邊境未安若斯之甚耶?子等藏器待時,呈才應命,盡陳古今之事,備詳攻守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