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130章 以快打快

    之後,由薛白又引出了許多人,首當其衝的就是戶部尚書裴寬。

    總之是東宮與鹽官都有,全都是右相府的眼中釘,肉中刺。

    楊洄看得連連點頭,心想,尻他個李林甫,嘴裡是維護武惠妃,打的全是陰私算計。

    他微微冷笑著,斜了裴冕一眼。

    裴冕無奈,一瞬間的不情願之後,從袖中拿出一份文書,遞在蕭隱之手裡。

    “王中丞想把人犯移交到大理寺獄,文書在此,請蕭尚書過目。”

    “可這是刑部的案子……”

    “刑部主管刑罰,大理寺掌管審理,此案牽涉官員眾多,當由大理寺來辦。”裴冕不慌不忙道。

    蕭隱之雖是尚書,卻畏懼王鉷之權勢,答應下來。

    ~~

    時近黃昏。

    國子監,杜五郎終於完成了歲試的答題。

    他走出學館,抬頭看向天邊的夕陽,聽著暮鼓聲,憂心忡忡。

    想到與鄭博士畢竟是一起喝過酒、抨擊時事的交情,他決心做些什麼,遂連忙轉去找薛白。

    趕到考策問的學館,只見一層層竹簾隔著的考場中已走了許多人。

    “薛白。”

    杜五郎才探頭喊了一句,忽被人拉到了一旁。

    “蘇司業,你看到薛白了嗎?”

    “這邊來。”

    “哎,我們還得去刑部大牢救出鄭博士……”

    ~~

    鄭虔帶著鐐銬緩步被帶出刑部大牢,走過皇城大街。

    大理寺在西邊,抬起頭就能看到將要落下的太陽,暮色蒼茫,他看著這一幕,眼神中滿是疑惑不解。

    那些文章都寫了數年了,為何會在近來被人檢舉?

    帶著這種思量,他步入大理寺衙署,被領著穿過了一道道迴廊,卻意外地沒有進入大理寺獄。

    ……

    暮鼓停歇之前,一輛馬車穿過了皇城西邊的順義門,進入了佈政坊中的一間宅院。

    這宅院不大不小,亭臺樓閣卻是非常精巧。。

    夜幕降下,主院中,一名美貌女子蓮步輕移,迎向楊洄,嬌聲道:“郎君總算肯來看奴家了。”

    下一刻,她卻停下腳步,因楊洄身後還有另一個高挑的男子,夜幕中沒有顯出臉來。

    “你去歇著,我還有事,莫讓人過來打擾我。”

    “是。”

    幾句話安撫住這漂亮的外室,楊洄以警告的眼神瞪了身後的薛白一眼。

    兩人趕到側院,只見鄭虔還沒有被帶過來。

    繞過屏風,楊洄吐出一口長氣,抱怨道:“你膽子也太大了。”

    “無妨,人是以裴冕的名義帶出來的,誰能想到你我頭上?”

    “呵,我信了你的鬼話。”

    薛白笑了笑,依舊平靜。

    私下劫走鄭虔很冒險,但他別無選擇。

    天寶年間的權力鬥爭已日趨激烈,這次若不果斷且迅速地出手,首先會被連根拔起的就會是他的勢力。

    楊洄踱了兩步,思忖著,最後決定把幾封文書遞給了薛白。

    “這可是了不得的證物,我拿來的。”

    “駙馬本事了得。”

    薛白不忘讚了他一句,接過文書看起來。

    首先是一份名單,密密麻麻都是李林甫準備牽扯進此案的名字……這是一份至關重要的證據,可惜字跡不是李林甫的。

    一份刑部的口供,鄭虔已畫押,承認了私撰國史的罪名。

    再便是鄭虔的文稿。

    有神道碑草稿,敘述了張九齡一生的功績,提到了李璬秘告李瑛索要盔甲,張九齡勸說聖人息怒一事。

    事涉三庶人案的只有寥寥幾句,卻表明了態度。

    把這件事記載在神道碑裡,說明鄭虔認為這是張九齡的功績之一。換言之,他確定索要盔甲之事是誣告。

    最後,還有另一篇文稿,記載了開元二十五年的一些宮廷瑣事。

    太子李瑛與諸王打馬球,賦《球場詩序》,一派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景象;聖人祭青帝,忠王李亨、穎王李璬分別為聖人擔任忠獻、亞獻之事。

    薛白反覆看了,略略有些失望。

    他本以為刑部破天荒以“私撰國史”之罪拿人,該是因鄭虔寫了什麼了不起的東西。

    而只有這些,右相府馬上就能肯定這是大罪,東宮馬上就讓房琯交代裴冕禍水東引……要麼是反應過激了,要麼是知道此事能牽扯出了不起的東西來。

    楊洄湊上前,低聲道:“看得出來吧?這幾張紙,能要了你們這些人的命。”

    “多虧了駙馬。”薛白道:“但看字跡這不是原稿。”

    “原稿蕭隱之直接遞上去了,豈會給裴冕?這是刑部謄抄的。”

    “裴冕人呢?”

    “我讓兩個心腹看著,堵在大理寺公房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