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93章 太皓尋雪貓撲影

 大西在完成這宏偉建築的最後一筆後,選擇了告別這片他傾注了無數心血與智慧的土地。太皓並未出言挽留,他深知大西的使命和歸宿在何方。

 大西轉身之際,深深看了太皓一眼,語氣中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滄桑與智慧:“施主,冤冤相報何時了?世間恩怨情仇,如同江湖上的風雲變幻,無休無止。唯有心懷慈悲,方能在這紛擾的世間尋得一絲自在。”

 太皓靜靜地聽著,心中卻是波濤洶湧。他明白大西話中的深意,但心中的仇恨卻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難以熄滅。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智空法師,少靈之仇,我必報之。這是我身為武林中人,對家人、朋友、兄弟的一份責任。”

 大西聞言,輕輕嘆了口氣,似乎對太皓的執著感到無奈。但他也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江湖,每個江湖都有自己的規矩。他拍了拍太皓的肩膀,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江湖路遠,望施主好自為之。”

 大西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視線盡頭,猶如一位江湖中的傳奇人物,悄然離去,只留下一地傳說。

 三日之後,太皓將《餓貓尋龍》秘籍藏匿於“俠客樓”之巔的一個隱秘磚洞之中,那裡僅有微弱的月光透過窗戶的縫隙灑落,為這本武學寶典增添了幾分神秘。

 然後,他身背行囊,向城中百姓一一告別。他的臉上帶著幾分不捨,但更多的是堅定與決絕。他深知,此行並非遊歷江湖,而是肩負著重任,要去完成一段塵封已久的恩怨。

 太皓心中的目的地,是那片遙遠的平河城,那裡有一本他心心念唸的《雪貓撲影》秘籍,已靜靜躺在某個角落四十餘載,等待著他的歸來。

 天山腳下與平河城之間,千山萬水相隔,彷彿兩個世界的距離。然而,太皓心意已決,縱有萬里之遙,也要踏平江湖,取回秘籍。他騎上那匹貼有戎宣贈予的神秘符咒的駿馬,彷彿有了騰雲駕霧之力,但即便如此,仍需經歷一個月的漫長旅程。

 在這一個月裡,太皓行經無數村寨,每到一處,他都如同一位普通的江湖過客,默默觀察著世間的百態。有時,他會在村中的小酒館裡吃上一頓熱乎乎的飯菜,與鄉親們暢談江湖趣事;有時,他會在客棧中借宿一宿,聽著窗外傳來的蟲鳴蛙叫,感受那份寧靜與祥和。

 然而,太皓深知自己的身份特殊,他不能讓平河城的百姓因他而陷入危險之中。因此,他一路上都小心翼翼,儘量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他穿著樸素的衣裳,臉上帶著微笑,但眼中卻透露出堅定的光芒。

 經過一個月的奔波勞碌,太皓終於踏入了平河城的城門。那扇厚重的城門在他的眼前緩緩打開,彷彿也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古老與滄桑。太皓深吸一口氣,感受到了空氣中瀰漫的熟悉氣息,那是他記憶中屬於平河城的味道。

 踏入平河城的那一刻,太皓的眼前彷彿展開了一幅陌生的畫卷。這座他曾熟悉的城市,如今已物是人非,建築規劃的變化猶如歲月無情的痕跡,悄然改變了城市的容顏。

 太皓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他穿梭在繁華的街道間,目光在四周的建築上掃過,試圖尋找那些曾經的記憶。終於,他來到了那處熟悉的地標——他曾經的府邸。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他驚愕不已。

 那座他曾經生活過的府邸,如今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高聳的圍牆變得斑駁不堪,門樓上的雕花也早已褪色。而最令人驚訝的是,這座府邸已經變成了一家武館,門前掛著一塊匾額,上書“鐵骨武館”四個大字。

 太皓走進武館,只見館內人聲鼎沸,一群年輕的弟子正在館主的指導下練習棍棒之術。棍棒翻飛之間,伴隨著他們整齊的呼喝聲,彷彿在訴說著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太皓站在武館門外,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他回想起自己年少時在這府邸中度過的時光,那些歡聲笑語、那些江湖恩怨彷彿就在眼前。然而,如今這裡已經換了主人,那些曾經的記憶也只能埋藏在心底。

 正當太皓沉浸於平河城變遷的思緒中,一位氣宇軒昂的中年武師悄然走近。他目光如炬,瞥見太皓臉上的異樣之色,隨即拱手施禮,聲如洪鐘般問道:“這位英雄,駐足於此,莫非對武學有著濃厚興趣,欲來我武館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