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86章 東行路上遇大西

太皓身先士卒,揹負著家族的血仇,心如鐵石,眼神中流露出堅定不移的決絕。他的身後,燕無痕、朱烽火等英雄豪傑緊隨其後,他們的身影如風馳電掣,馬蹄聲急促而有力,揚起一片塵土,那是行者們的戰歌,唱出了他們不屈的鬥志。

行了一段路之後,他們決定下馬在路邊休息片刻,再繼續前進。此時月色如霜,古道上寂然無聲,但他們突然察覺到一個身影從月色中浮現,那是一位苦行僧。他年約五旬,面容滄桑,彷彿承載了無數塵世的苦難與智慧。

苦行僧身穿一襲簡樸的僧袍,色澤黯淡,卻潔淨如新,如同他內心的清淨與堅韌。他的頭髮已然剃度,僅餘幾縷白髮貼於腦後,隨風輕輕飄動。他的臉龐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但雙眼卻炯炯有神,透出一種超然物外的平靜與深邃。

他的手中緊握著一串古樸的佛珠,每顆佛珠都光滑圓潤,似乎蘊含著無窮的力量與智慧。他的指尖在佛珠上輕輕滑動,發出一種悠遠的節奏聲,如同梵音入耳,讓人心神寧靜。

他的背上揹著一個經笈,那經笈看似沉重,卻彷彿與他融為一體,毫無違和感。經笈的邊角已經磨損,露出內部的布料,但依舊被他小心翼翼地揹著,彷彿那裡面裝著的是他畢生的信仰與追求。

他步履沉穩,行走在月色之中,彷彿與這夜色融為一體,成為古道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隨著月色的渲染,古道上的影子漸漸拉長,那位苦行僧的身影緩緩靠近。突然,啞善如同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牽引,疾步跑到那僧人的面前,手舞足蹈,口中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試圖傳達出他心中的激動與認知。

太皓在一旁,目光緊隨著啞善,當他的視線觸及那位苦行僧時,心中的震驚如潮水般湧來,他失聲驚呼:“大西!”

那苦行僧,原本古井無波的面容在聽到這個名字後,瞬間變得複雜難明,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憎恨與無奈。他看向太皓,淡淡地道:“十二,你怎會在此地?”

太皓深吸了一口氣,平復心中的激動,轉身向苗起和其他石竹城的倖存百姓介紹道:“這位是大西,苗起城主,您還記得他嗎?”

那苦行僧微微頷首,雙手合十,向眾人行了一禮,道:“貧僧法號智空,見過諸位施主。”

苗起細細打量著大西,他的眼神在智空的僧袍、念珠和經笈上游走,最終停留在大西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容上。他沉聲問道:“大西……你……你怎麼會出家了?”

太皓望著苗起城主,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沉痛,他緩緩開口:“苗起城主,關於此事,我是知道的,但說來話長,待日後我必將向你細細道來。”隨即,他轉向大西,聲音中帶著幾分急迫與關切:“大西,你此行目的何在?”

大西雙手合十,臉上雖無大悲大喜,但眼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貧僧欲往石竹城,聽聞那裡生靈塗炭,貧僧願前往普度眾生,盡我所能,拯救一切苦難。”

太皓聞言,心中一震,他緊鎖眉頭,沉聲道:“大西,你有所不知,朝廷已經對石竹城進行了屠城,那裡已是一片廢墟,生靈塗炭,僅有在座的十五位百姓倖免於難。”

大西聽後,面色微變,但他並未流露出過多的情緒,只是將背上的經笈輕輕放在地上,然後盤膝而坐,雙眼微閉,開始低聲誦唸經文。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韻律,彷彿能穿透人心,洗滌一切塵埃。他的雙手在佛珠上輕輕捻動,每轉動一顆佛珠,都彷彿在為石竹城的百姓超度,為他們祈求來生的安寧。

誦經之聲漸漸落下,大西睜開雙眼,目光深邃而慈悲,他轉向太皓,聲音平和而有力:“施主,敢問你們欲往何方?”

太皓深吸一口氣,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們正欲前往天山之巔,那裡傳說有一片避世的淨土,乃是世外桃源。我帶著這些歷經劫難的百姓,希望能在那裡尋得一線生機,讓他們遠離這世間的紛擾與戰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