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83章 穆河述少靈稱帝

琈玉聞言,眼含感激之淚,盈盈於眶,俯身深深一拜,言語間滿是真摯誠:“多謝城主大人厚德,此恩,琈玉銘記於心,永世不忘。”

穆河城主沉吟片刻,目光中閃爍著深思熟慮的智慧,緩緩言道:“然則,我有一事相求,望太皓大俠與琈玉女俠能答應。”

太皓聽聞,眉宇微揚,目光中閃過好奇與期待,謙辭問道:“城主高義,何事所需,但說無妨?”

穆河城主輕嘆一聲,語氣中飽含沉重,卻也不失堅定:“雅川城近年來屢遭地震之災,山崩地裂,民不聊生。城池傾頹,災民亟待援助。富明少俠,身懷神力,若能助我等共赴災區,救危解難,或可救民於水火,此乃大義之舉。”

太皓斜眸微闔,如鷹隼般銳利的目光輕輕掠過琈玉,其聲沉穩,字字珠璣,仿若寒潭中投入一枚千鈞之石,激起層層思緒之漣漪:“琈玉,穆河城主之邀,你心海可有湧動潮汐,欲訴衷腸?”

嬰玉聞此,蛾眉輕鎖,其聲細若遊絲,卻又堅如磐石,道出了內心難以割捨的糾葛:“薊川城,煙柳畫橋,我們還要回去;此地雖好,非久居之所,歸期不可誤。”

而琈玉靜默片刻,彷彿碧潭之上,雲影徘徊,最終一葉扁舟悠然劃破水面,蕩起層層細膩波紋,他語氣淡然,卻透露出一股不容小覷的決心:“我們既已涉足此境,不妨暫且擱淺歸途,並非其他的原因,只為解這雅川城萬千生靈之倒懸。至於棲身之處,蒙頂山雲深處,劍廬幽靜,醫廬為鄰,既隱於世,亦可濟世,此乃我心之所向。”

穆河聞言,面露讚許之色,聲如洪鐘,響徹雲霄:“富明少俠,高義薄雲,雅川城官民上下銘記於心。他日需時,必以崇禮相迎,八抬大轎,恭請少俠親臨災厄之地,共挽狂瀾!”

太皓輕撫長髯,目含秋水,語音悠遠,如同古木間掠過的清風,透著一抹淡然與決絕:“我行蹤無定,不日將辭此塵囂,踏上另一段旅程。”

穆河聞言,眸光一閃,心懷敬畏,追問之下語帶幾分好奇:“敢問太皓大俠,此番準備去往何方?是否又是一場江湖兒女的風雲際會?”

太皓微微一笑,神色間既有前塵往事的滄桑,也有對未來征途的從容:“需先去一趟千風城,還有一些未了之事。”

穆河面色一凝,忽而話鋒一轉,提及朝堂驚變,聲音不自覺地帶上了幾分沉重:“去千風城?如今恰逢亂世風雲,皇宮之內亦是波詭雲譎。玄宵皇帝於兩個月前龍馭歸天,不知太皓大俠可有所聞,那九五之尊的寶座,最終花落誰家?”

太皓聞之,眉峰一挑,眸中閃過驚詫與疑惑交織的光芒,彷彿面對著江湖中最難解的謎題,沉聲道:“玄宵龍御歸天,竟已有兩月之久,那龍椅之上,又是哪位皇子繼承了萬世基業?”

穆河輕嘆,言語間滿是世事無常的感慨:“正是那位尚在襁褓之中,年僅三月的太子玄么。然而,天命弄人,幼帝之運,竟是如此短暫。”

太皓面色凝重,似是難以置信,追問道:“此言何意?難道說……”

穆河頷首,語氣沉重,彷彿在訴說著一個王朝的悲歌:“誠哉斯言,玄么登基不過七日,便如流星隕落,英華早逝了。”

太皓聞言,不由喃喃自語,眸中閃爍著對這世事無常的深深思索:“天道輪迴,世事如棋,一局局驚天動地的變故,編織成這紛繁複雜的江湖與朝堂。如此離奇之事,真乃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矣。”

穆河輕搖摺扇,風度翩翩,語帶深意,仿若講述一段不為人知的武林秘辛:“太皓大俠久居蒙頂之巔,雲深不知處,外界風起雲湧,想來也是難以觸及。當今龍袍加身,坐擁江山者,究竟是何方神聖,太皓大俠定是充滿好奇。”

太皓劍眉微挑,目光如電,話語中夾雜著難以抑制的好奇與驚異:“哦?他究竟是誰,竟能在這風雨飄搖之際,執掌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