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65章 太皓受命徵反賊

於是,他單膝跪地,雙手抱拳,堅定而有力地回應:“陛下聖明,太皓雖才疏學淺,但誓以肝腦塗地,不負陛下厚望,定將叛賊繩之以法,還我朝朗朗乾坤!”

青鸞女皇的聲音如洪鐘大呂,響徹紫宸殿,她的話語中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與深沉的信任:“好!正是這股不屈的英氣,朕求之不得!自今日始,討賊大軍正式昭告天下,太皓愛卿,你便是這大軍的靈魂,討賊大將軍,肩扛正義之旗,率我忠勇之師,盪滌奸佞,清除叛逆玄宵與狡猾的少靈,還我山河一片清平!”

太皓聞言,心中豪情與責任感並湧,他挺直身軀,雙手抱拳,目光如炬,聲音堅定而洪亮,回應著女皇的信任與重託:“微臣遵命!願以手中劍,心中義,披荊斬棘,不辱使命,誓將叛賊剷除,護我朝安寧,還百姓樂土!”

紫宸殿外,冬日的陽光雖稀薄卻也清冽,將太皓與蒼谷的身影刻畫在寒霜覆蓋的石板路上,每一步踏下,都伴隨著輕微的碎冰聲,如同他們對話中隱含的冰涼與堅定。

歲月如刀,雕刻著英雄的痕跡。寒風中,太皓的聲音宛若古劍輕吟,蘊含著千帆過盡的滄桑與敬佩:“蒼谷兄,星霜數轉,你已高居驃騎大將軍之尊,英風凜凜,恰似龍驤虎步,實乃國祚之柱石,令人歎為觀止。”

蒼谷則以一抹笑靨回應,那笑彷彿能驅散冬日的嚴寒,卻又藏著對過往烽煙的無盡回味:“太皓賢弟,此榮光之路,若非昔年你於金鑾殿上一言九鼎,將我輩從山野草莽引向朝堂,或許我仍在參衛山巔,與風雪為伴,何談今日權柄加身。”

太皓輕輕搖頭,他的眼神穿透凜冬的迷霧,投向那看不見的遠方,那裡有他們共同的過往與夢想:“蒼谷兄謬讚了,真正支撐你矗立雲端的,是你橫掃千軍的勇武與運籌帷幄的智謀,那些鐵血丹心的歲月,是我輩武者永恆的豐碑。”

蒼谷的神色忽然變得凝重,他抬頭望向灰濛濛的天空,語氣中透露出一絲無奈與自省:“太皓兄弟,實不相瞞,我這驃騎大將軍之位,恐怕已是風中之燭,年過半百,於戰場之上已感力有不逮。姚王與少靈的聯手,如同冬日裡的一場暴風雪,突然且猛烈,我雖心懷不甘,卻也深知,這戰場之上,已經不適合我繼續領兵作戰了。”

太皓的面容在冬日的清輝下顯得沉穩而深邃,他目光悠遠,彷彿能穿透層層雲霧,直視那未知的挑戰,輕輕一嘆,道:“歲月如流,我雖也已年過半百,但國之召喚,猶如山河之重,不可輕辭。此番雖知前路多舛,亦當披荊斬棘,不負皇恩。”

蒼谷聞言,眉宇間凝結著深深的憂慮,他低聲回應,言語中透露出對局勢的敏銳洞察:“少靈此番籌謀,顯然非一日之寒,其勢力如同藤蔓,不僅蔓延於地方,更是在朝堂深處紮根,織成一張無形巨網。眼下,青鸞女皇倚重之人,唯剩半鏨宰相與我,大廈將傾,吾輩肩上之責,重若泰山。”

太皓目光如炬,穿透了時間的迷霧,沉聲道:“聽聞此謀,少靈顯然已非池中之物,其志不在小,分明是劍指九天,欲攬日月星辰,取這萬里江山。”

蒼谷聞言,思緒彷彿被拉回了那遙遠的時光,他輕嘆一聲,道:“昔日平河城中,少靈不過是你四位貼身隨從之一,誰又能料到,那溫文爾雅的外表下,竟藏著吞吐天地的野心?”

太皓輕輕揮袖,彷彿要將過往的雲煙一併拂去,他的聲音裡藏著歲月的沉澱與未來的決絕:“三十五載,已然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粒沙,提及往昔,不過徒增唏噓。少靈不再是當日青衫磊落的少年,而你我,亦在時光的磨礪下,鑄就了不一樣的鋒芒。”

蒼谷沉聲道,其音若古鐘長鳴,穿透夜色的深邃:“當下城闕之內,尚存五千驍勇,鐵甲未寒,馬蹄猶熱,靜臥於營,蓄勢待發。糧草豐盈,足以支撐雄獅數度春秋之噬。我此刻便帶你前去,觀其凜凜威風,感受那份靜默中湧動的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