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57章 鐵川城太皓借糧

 步出正廳,陽光正烈,太皓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那名於院中執著練劍的少年身上。少年汗水淋漓,卻依然堅持不懈,那份對劍的熱愛與追求,讓太皓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共鳴。他緩緩踱步至少年身旁,目光中閃爍著對過往劍影生涯的追憶與感慨。

 “少年,劍道之路,非一日之功,更在於心性與悟性。”太皓輕聲言道,話語間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韻味,彷彿能穿透塵埃,直抵心靈深處。

 少年聞言,愕然抬頭,目光中既有驚喜也有疑惑。太皓並未等他回應,便已輕展身形,融入了少年的劍影之中。他隨手摘下一根細竹,化為劍指,輕描淡寫地在空中劃出幾道優雅的弧線,每一式都恰到好處地修正了少年劍法中的瑕疵,既保留了原有的靈動,又增添了劍法的韻味與威力。

 “劍如其人,剛中帶柔,方能收放自如。記住,劍招之外,更重要的是劍意與氣韻的融合。”太皓邊演示邊講解,每一字一句,都彷彿在少年心中種下了一顆武學的種子。

 少年恍然大悟,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連貫起招式,竟隱隱有了脫胎換骨之感。他停下劍式,對著太皓深深一鞠躬:“多謝前輩指點,晚輩受益匪淺。”

 太皓微微一笑,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劍道漫漫,勤勉不輟,他日你必能成就一番事業。北峰城有難,我等須速歸,今日之緣,望你珍惜,劍下生輝。”

 這一幕,恰巧落入了緩步而出的秦言眼簾,他目光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加快步伐,輕聲喚住即將離去的太皓:“且慢,太皓城主,適才所見,您的劍指之法,頗有大家風範,難道城主也精於劍術?”

 太皓轉身,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那笑容裡藏著過往的風雨與劍下江湖的滄桑,他徐徐言道:“誠然,此身雖寄於廟堂,卻未忘江湖之志。我的劍術啟蒙,得益於一位武林傳奇大俠,他便是被譽為‘劍神’的玖丘前輩。在其門下,我雖只窺得劍道皮毛,卻也足以讓我在江湖風雨中,持劍而行,不失俠者之風。”

 秦言聞言,目光中流露出幾分敬意與好奇:“‘劍神’玖丘,那可是江湖中傳說級的人物,太皓城主得其真傳,實乃北峰之福。劍術之道,不僅在於技,更在於心,今日一見,太皓城主之胸襟與劍道修為,讓人欽佩。”

 太皓謙遜地擺手笑道:“秦言城主過譽了,劍術修為不過是太皓閒暇之餘的修身之道,與前輩玖丘相比,不過螢火之光,難及皓月之輝。今日得以與鐵川城主暢談,更見識了貴城少年的勤勉與朝氣,實乃太皓之幸。江湖路遠,劍術與治城,皆需不斷學習與實踐,願今後兩城之間,不僅能共商貿易,更能交流武學心得,共謀發展。”

 秦言的目光溫柔地落在少年身上,滿含父愛與自豪,緩緩言道:“這位意氣風發的少年,便是犬子秦深。他自幼痴迷劍道,奈何我鐵川城雖富饒,卻少有真正的劍術大師。今日能得太皓城主親自點撥,實為三生有幸,這份機緣,或將開啟他劍術修行的一片新天地。”

 太皓城主微微一笑,轉向秦言,言語中盡顯溫文爾雅之風:“秦言城主,觀令郎秦深,不僅劍法上有著超乎年齡的悟性,更難得的是那份不懈追求與堅韌不拔的精神,實乃虎父無犬子。少年英姿,未來可期,此皆城主教誨有方之功,令我北峰城之人都豔羨不已。相信在城主的引導與自身的不懈努力下,秦深少俠必將成為武林中一顆璀璨的新星,為鐵川城增光添彩。”

 秦言城主聞言,謙辭中帶著幾分欣慰,微笑道:“太皓城主謬讚,秦深之成長,實為鐵川城之幸。太皓城主高義,令人欽佩。”

 正當太皓準備再次踏上歸程,衣袂微揚,風帶起的不僅是離別的訊息,還有未完的緣分。秦言城主忽又開口,聲音中含著幾分熱忱與期待:“且慢,太皓城主遠道而來,不妨在鐵川城稍作停留。我有意引薦一位隱於市井的智者,此智者學識淵博,通曉古今,或能為太皓城主解惑答疑,亦或許,能為北峰城之困境提供一番別開生面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