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53章 寒月簫被捕入獄

 長襄女皇,那位曾以鐵腕與智謀並重,穩坐九五之尊的傳奇女子,如今卻似秋日裡的最後一片落葉,漸漸褪去了往昔的輝煌與威嚴。歲月不饒人,病痛如影隨形,她的身軀日漸消瘦,那曾指點江山的雙手,如今只能無力地扶著床沿,對抗著一波又一波侵襲而來的風寒。

 寢宮之內,燭火搖曳,映照出女皇憔悴的面容,每一次咳嗽都似乎在耗盡她最後的氣力,空氣裡瀰漫著淡淡的藥香與沉重的哀愁。侍女們腳步輕盈,卻掩不住臉上的憂色,她們知道,這位曾讓帝國傲視群雄的女皇,其生命之火,已在風中搖曳,恐將熄滅。

 消息不脛而走,朝野上下,無論是忠心耿耿的老臣,還是各懷心思的貴族,無不暗自揣測,未來局勢將如何演變。長襄女皇的駕崩,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終結,更預示著一場新的權謀博弈即將拉開序幕。在這風雨欲來的前夕,每個人都屏息以待,彷彿整個帝國的命運,都懸於一線,等待著一個新的黎明,或是更深層次的暗夜。

 而在這生死交界的邊緣,女皇的眼中,卻依舊閃爍著不屈的光芒,那是對帝國未來的擔憂,也是對未竟事業的執著。她的心中,或許正在回顧一生的輝煌與遺憾,籌劃著如何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為這她深愛的江山,留下最堅實的一塊基石。

 又過了半個月的時間,江湖與朝堂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潮洶湧。在這表面的寧靜之下,青鸞公主已悄然佈下了天羅地網,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她遣一貼身侍女,如燕穿柳,輕巧穿梭於夜色之中,攜帶密信直奔太皓府邸。信中字字珠璣,透露著三天後將對寒月簫及其黨羽發起雷霆一擊的精密部署。

 太皓閱畢,眼神深邃,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在嘴角漾開,彷彿一切早在預料之中。他深知,這一刻既是考驗,也是機遇,遂即刻修書數封,飛鴿傳書至朝中幾位心腹重臣之手,同時秘密約見禁軍副統領金亮與師淳兩位武中豪傑。這金亮,勇猛異常,師淳則機智過人,二者皆是太皓前些日子精心佈局的棋子。

 月掛中天,他們三個於府中密室會面,太皓語氣沉穩,言辭懇切,將青鸞公主的計劃一一轉述,其眼神堅定,似已預見勝利的曙光。“時機已至,我等需齊心協力,一舉剷除禍根,還朝堂以清明,護我帝國安穩。”言罷,他們三個目光交匯,無需多言,那份默契與決心,足以撼動乾坤。

 此番行動,不僅關乎個人榮辱,更是國家興衰之關鍵。他們心中明白,這不僅是對寒月簫等人的清算,更是對自身信仰與智慧的終極考驗。

 三日之期,晨曦初露,寒月簫似已感知到不祥之氣,晨露未散,消息如幽靈般潛入他耳畔,告誡他危機四伏。他心知肚明,自己已如籠中困獸,每一步皆在他人算計之中。急切之下,他試圖連線遠道而來的渤海國使者,尋求一葉扁舟,逃離這紛擾漩渦。然而,命運弄人,青鸞公主的智謀似已先他一步,那遙遠的救贖之手,已被悄無聲息地斬斷,渤海使者亦遭囚禁,希望之火,瞬間熄滅。

 寒月簫不甘束手就擒,遂化身為卑微馬伕,企圖混於塵埃,遁形於市井,於城門縫隙間尋求一線生機。然而,青鸞公主佈下的天羅地網,密不透風,即便是微塵也難以逃脫。城門之下,陽光與陰影交錯,一隊親信士兵靜候已久,只待他步入陷阱,那一刻,寒月簫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無奈與決絕,他知曉,這場博弈,自己已失先機。

 與此同時,宮牆之內,波濤暗湧,部分禁軍蠢蠢欲動,意圖掀起反叛的浪潮,為寒月簫的失敗畫上抗爭的一筆。但金亮與師淳,兩位副統帥如磐石立於潮頭,鐵腕鎮壓,不動聲色間平息了這股逆流,忠誠與背叛,在這一刻劃出了鮮明的界限。

 日暮時分,青鸞公主以雷霆手段,一網打盡,上百名大小官員,皆因與寒月簫牽連甚深,紛紛落網;數百名曾誓死效忠的禁衛軍,面對命運的抉擇,未能逃脫被拘的命運。這一日,風起雲湧,朝堂上下,血雨腥風,青鸞公主以她的智慧與力量,書寫了一段權力更迭的歷史新篇章。而寒月簫的命運,似乎也在這一刻,被永久地釘在了恥辱柱上,等待著歷史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