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49章 太皓進宮呈密報

 太皓正準備離開,但是青鸞公主眼眸流轉,眉宇間凝聚著堅定與決斷,她對太皓道:“太皓大人,今時不同往日,寒月簫的陰謀已然昭然若揭,本宮深知您深藏不露的智謀與膽識,有些事情,本宮急需您的援手。您曾在朝中任職,深諳朝廷運作之道,若能再次入仕,擔任要職,不僅可以輔助本宮化解這場危機,更能有效地鉗制寒月簫的勢力擴張。”

 太皓凝視著青鸞公主,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他微微嘆息,手指摩挲著手中茶杯,那歷經滄桑的臉上浮現出一抹苦笑:“公主殿下所言在下深感榮幸,然而,在下已厭倦了朝廷的爾虞我詐,更不願陷入權力的漩渦。我雖無法重拾官袍,但為護公主安危,保東方帝國安寧,我可以提供策略與謀劃,充當公主的智囊,至於朝廷之事,還是請公主另覓人選。”

 青鸞公主聽聞太皓的回答,她眼中的失落一閃而過,但很快就恢復了常態,她深知太皓的性情,亦明白他的堅持。她微微頷首,表示理解:“太皓大人之志,本宮敬佩。那就請太皓大人繼續作為本宮的幕後支柱,助我一起揭露寒月簫的陰謀,守護我東方帝國的安寧。只是,朝廷內外的事務繁雜,若大人有任何需要,本宮定當全力配合,共渡難關。”

 太皓看向青鸞公主,眼神中透出一絲讚許與慰藉,他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公主殿下深明大義,我太皓雖不再涉足朝堂,但只要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哪怕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又過了一日,正值中午時分,太皓獨自行走在大道上。就在這時,一位身形輕靈、面龐白皙的少年如一抹疾風掠過視線,徑直來到太皓跟前,施禮道:“太皓大俠,貞正師父已在山野間的草廬恭候多時,特命小生前來相請。”

 “貞正?”太皓劍眉微蹙,眸中閃爍著深思,貞正師叔平日裡行事低調,若非武林大事或是生死攸關之事,絕不會輕易打擾自己。他略感驚異之餘,口中猶疑問道:“師叔找我所為何故?”

 少年聞之,神色莊重而不失誠摯,答曰:“具體詳情小生並不知曉,但貞正師父言辭懇切,務必請您即刻前往,一切謎團屆時自會揭曉。”話音甫落,少年便側身讓出道來,示意太皓隨他前行。

 太皓心知貞正師叔絕非等閒之人,此事必然非同小可,於是毫不猶豫地跟隨少年踏上未知之旅。他們穿過了熙攘喧囂的市井,越過了曲折蜿蜒的田間小徑,最終來到了城郊的一片蒼翠密林深處。此處鳥語花香,綠樹成蔭,彷彿是一片與世隔絕的清涼世界。

 眼前的茅草屋藏於青藤之下,掩映於茂密的竹叢之間,顯得古樸而神秘。屋頂的茅草被陽光照得金黃,卻又因周遭濃密的樹葉遮擋而投射出斑駁的光影。茅屋旁有一眼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水邊幾朵野百合盛開正豔,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清香。遠處,群山峻嶺猶如畫卷般鋪展,更增添了這處隱居之地的詩意與高遠。

 太皓望著眼前的一切,不禁感慨萬分,貞正師叔的選擇竟如此幽雅恬淡,看來此行不僅關乎武林的風雲變幻,或許還將揭開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篇章。他深吸一口山林間的清新空氣,毅然決然地跟隨少年踏入那間隱藏在竹林深處的茅草屋,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未知挑戰。

 在貞正的草廬內,太皓步入其間,只見四壁掛滿了鏽跡斑斑的古劍,牆角的陶罐中插著幾束乾枯的藥草,滿室飄逸著一股沉靜而又深厚的武者氣息。他恭敬地對著端坐於蒲團上的貞正師叔行了個江湖禮節,其聲醇厚地問道:“貞正師叔,今日召侄兒至此,莫非有何要事相商?”

 貞正師叔面容肅穆,眼神卻飽含關切,他緩緩從懷中取出一卷精緻的羊皮卷軸,雙手遞向太皓,同時低沉地道:“太皓,少靈將軍離京赴任會川之時,特意遣人秘密告知老夫,託付了一個重任。他深知你在朝中行走不易,若是遭遇困境,務必請你找到這批足以信賴的朝廷同僚相助。這是他親手書寫的名單,其中列有二十餘位在朝堂之上與他共事多年,肝膽相照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