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47章 柳煙痕帶兵出征



            在那個風雨欲來的夜晚,太皓凝視著遠方烽火連天的邊界,心中波瀾起伏,深感東方帝國的危機迫在眉睫。他得知突厥汗國大將軍李婧率軍猛烈攻打北方疆域,那猶如猛虎撲食般的攻勢,令他深感憂慮。於是,他獨坐燈下,思維如疾風驟雨般奔騰,最終靈光一閃,腦中孕育出一條既能解眼前困局,又能消除未來隱患的奇計。

太皓深知,要想撼動寒月簫與柳煙痕這對禍亂朝綱的兄弟勢力,就必須將他們分化瓦解,各個擊破。於是,他將自己的計策細緻地傳授給貼身侍女翠縷,囑咐她秘密將此計傳達給青鸞公主。

這條計策的核心在於,讓長襄女皇欽點柳煙痕擔任徵北大將軍,領軍抵禦突厥的進攻。一來,柳煙痕遠離都城,青鸞公主在朝中對付寒月簫便少了掣肘,更加得心應手;二來,戰場之上風雲變幻,生死懸於一線,一旦柳煙痕戰死沙場,或者是太皓安排得當,借敵人之手除掉柳煙痕,那麼寒月簫將失去左膀右臂,勢力大減,從而為扳倒這股亂世之妖孽奠定了基礎。

青鸞公主在得知太皓的計策後,心中暗自佩服,她深知此計雖險,卻有可能扭轉乾坤。於是,她帶著這份寄託著希望與危險的計策,走入了那繁複而深邃的宮廷鬥爭之中,力求在刀光劍影中為東方帝國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

長襄女皇在紫宸殿中,龍榻之上,鳳眸微闔,臉龐雖因病痛而顯得蒼白,卻依然掩蓋不住那份帝王獨有的威嚴與堅韌。她聽取了青鸞公主的建言,心中似有千斤秤砣,權衡著江山社稷的安危與朝中權謀的博弈。終於,她深吸一口氣,將目光投向殿堂中央,一字一句地宣佈:“傳朕旨意,即日起,封柳煙痕為徵北大將軍,領兵抗擊突厥鐵騎,捍衛我東方帝國之尊嚴!”

此言一出,紫宸殿內一片寂靜,唯有銅漏滴水聲在空曠的大殿中迴盪,像是在記錄著這個關鍵時刻的歷史變遷。柳煙痕聞聽女皇旨意,心頭五味雜陳,他知道,接受這個任命,不僅僅是出於對國家的忠誠,更是為了對抗太皓的潛在威脅。他沒有猶豫,恭敬地踏上丹墀,雙膝跪地,朝著龍榻的方向深深一叩,低沉有力的聲音在殿內迴響:“微臣柳煙痕,接旨謝恩,誓以熱血與生命,保家衛國,不辱使命!”

都童宰相望著青鸞公主堅定的神情,心中猶如巨石壓頂,無法釋懷。他眉頭緊鎖,面孔上鐫刻著深深的憂慮,那愁容滿面的樣子彷彿在訴說著對柳煙痕出任徵北大將軍的強烈擔憂。在都童宰相看來,柳煙痕雖在朝中頗有手腕,卻是一個對兵法戰術知之甚少的官員,若讓他率軍出征,無疑是將東方帝國的北方防線置於極其危險的境地,一旦失利,那將會是連綿不斷的敗退,甚至是江山社稷的傾覆。

在都童宰相與柳煙痕的身影消失在紫宸殿厚重的硃紅木門外之後,殿內陷入了短暫的靜謐。長襄女皇環顧四周,最後目光停留在青鸞公主身上,她那清瘦卻堅韌的臉龐上寫滿了歲月的痕跡與母性的慈祥,她輕聲問道:“青鸞,你剛才提出的那個讓朕封柳煙痕為徵北大將軍的建議,究竟是誰給出的策略?”

青鸞公主站起身來,腰間的翠玉佩飾隨著她的動作發出輕微的碰撞聲,她的眼眸中閃爍著堅定與智慧的光芒,答道:“回稟母皇,那是女兒自己的主意。女兒認為,當下情勢緊急,需要打破常規,以奇策應變。”

長襄女皇深深地嘆了口氣,那口氣中蘊含著對往事的追憶與對未來的憂慮,她悠悠地說:“青鸞啊,近來每當我獨自面對漫漫長夜,總會想起你的姨媽桑雅。你可知道,你姨媽在她豆蔻年華之際,最鍾情的男子並不是少靈將軍,而是太皓嗎?”

青鸞公主聽聞此言,俏麗的臉龐上流露出驚訝之情,她輕聲重複:“太皓?”

長襄女皇微微點頭,眼眸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哀愁:“正是太皓。當年,他與你姨媽同為十五歲的少年,太皓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救下了身處危難的桑雅,自此,你姨媽便對他產生了深深的情愫。而你或許還不知道,當初意圖對你姨媽下殺手的,正是你的親生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