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43章 勇太皓冒死覲見



            太皓褪去戲服,洗淨鉛華,昔日那個英勇無畏的江湖俠士形象逐漸浮現。他身穿一襲素樸的布衣,臉部線條分明,眸光深邃如星,全身上下散發著沉穩剛毅的氣息。他腳步匆匆,沿著金磚玉階直奔紫宸殿,心中懷揣著事關天下蒼生的秘密與使命。

紫宸殿大門莊嚴矗立,銅釘映日,獸首銜環,顯得格外肅穆。太皓在殿門外止步,恭敬地跪下,靜待傳喚,他知道,這一刻的沉默與忍耐,也許將決定無數人的命運。

正當太皓默默祈禱之時,一道熟悉的倩影出現在視線之中。青鸞公主不知何時已悄然迴歸,她身著翠綠霓裳,步履輕盈,猶如月下仙子翩然而至,徑直步入紫宸殿。太皓心中微震,暗忖青鸞公主若在場,自己將很難稟報實情。

正當太皓膝蓋觸及冰冷的石板地面,體內一股豪情與憂慮交織的情感湧動時,一陣清脆而悠揚的聲音從紫宸殿內傳出。一名身著明黃服飾的太監緩步走出殿門,其聲音猶如晨鐘暮鼓,響徹在寂靜的庭院之中:“宣太皓覲見!”

聞此言,太皓心念電轉,瞬息間已摒棄所有雜念,從容起身,邁開堅實的步伐,一步一步踏入那座蘊藏著權力與智慧的紫宸殿。殿門在他身後轟然關閉,彷彿將外界的喧囂與紛擾徹底隔離在外。

寬敞明亮的議事廳內,長襄女皇慵懶地斜倚在鑲滿珍珠翡翠的床榻之上,手中握著一隻白瓷茶盞,溫潤的茶香縈繞在空中,與她周身散發出的帝王威嚴形成鮮明對比。青鸞公主則姿態優雅地立於女皇身旁,她的眸光在太皓走入殿內的一剎那,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探究與關心。

太皓穩步向前,躬身行禮,聲音洪亮而堅定:“草民太皓,參見女皇陛下!”

長襄女皇微微抬眸,目光如炬,淡淡道:“免禮。”

太皓聞言,遂挺直腰桿,鄭重答道:“謝陛下!”

長襄女皇端坐於龍榻之上,華蓋之下,目光深邃地凝視著太皓,略帶感慨地道:“太皓,歲月荏苒,朕記得那年為了邀請你出山,不惜親赴武榮城,誰知你卻始終未曾答應。今日你卻擅自入宮,看來是有些重要的事情要向朕陳述。究竟是何等大事,竟讓你甘願冒著生命危險來見朕?”

太皓聽罷,目光堅定,微微欠身,朗聲道:“回陛下,草民今日冒昧進宮,確實是有一樁關乎天下蒼生生死存亡的大事亟需啟奏。近年來,各地頻遭天災人禍,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田園荒蕪,糧食短缺,苛捐雜稅更是日益加重,導致民不聊生,哀鴻遍野。草民斗膽,請陛下體恤民間疾苦,減輕賦稅,廣開糧倉,救濟受難的黎民百姓。”

太皓在提到此事時,有意無意地看向站在一旁的青鸞公主,她那清澈如泉的眼眸中似乎也閃過一絲憂慮。他猶豫片刻,揣測著是否應當將更多的隱秘全盤托出,畢竟此事一旦牽涉更深,只怕會觸動更多複雜的權謀爭鬥。

然而,長襄女皇彷彿洞察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對著太皓溫和地說道:“太皓,不必顧慮,這位是朕的女兒,青鸞公主。她也是心懷百姓之人,你有何難言之隱,但說無妨,你千里迢迢進宮,定是有必須要朕知道的事。”

青鸞公主柳眉微蹙,眸光流轉,顯然對太皓的說法持有疑慮。她輕啟朱唇,聲音如玉珠落盤,既顯尊貴又不失柔美:“原來你就是太皓,你所說的天下民不聊生,可有什麼憑證?還是聽信了傳言?”

太皓不卑不亢,挺直身軀,一雙眸子猶如黑夜星辰,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答道:“草民所言,非道聽途說,乃是親身歷行於市井鄉村,親眼見證了百姓們的困苦生活,他們的哀愁與無助,草民深深烙印在心。”

長襄女皇聽著太皓的回答,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疲倦與無奈,她沉吟片刻,轉向青鸞公主詢問:“青鸞,近來各地呈上的奏摺中,可有關於民生艱難的具體記載?”

青鸞公主秀眉微蹙,低頭回應:“陛下,朝中大小事務繁忙,奏摺均由各部大臣處理,女兒並不具體負責此類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