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27章 清歌講述自身事

太皓被女子的坦誠與豁達打動,遂好奇問道:“還未請教姑娘芳名?”

女子盈盈一笑,好似春風吹過湖面,蕩起一圈圈漣漪:“奴家賤名清歌,不過是這煙花柳巷裡的一抹淺唱低吟,有幸能助公子一臂之力,也算是緣分使然。”

太皓微微一笑,拱手道:“清歌姑娘,在下這廂有禮了。我行走江湖,身上確實未曾攜帶吃食,實在抱歉。你看……”

清歌輕輕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思索,隨即柔聲道:“家中尚存半袋小麥,既然公子沒有帶吃食,那就請公子不吝辛苦,幫奴家將其磨成麵粉,可否?”

太皓聽聞清歌姑娘的要求,心中暗自感嘆其獨特而又實在的請求,他抱拳一禮,懇切回應:“清歌姑娘,在下身上確實未攜任何吃食,既然如此,能為姑娘效勞,實屬榮幸。磨面之事,在下義不容辭。”

清歌姑娘展顏一笑,猶如春風拂過湖面,盪漾起一圈圈溫暖的漣漪,她輕輕揮手,指引太皓來到屋內一角,那裡擺放著一架古樸而厚重的石磨。石磨上覆蓋著薄薄一層灰土,見證著時光的沉澱,而其質地堅硬,紋理清晰,顯然是歷經歲月打磨的老物件。

太皓挽起袖口,蹲下身子,雙手緊握磨杆,他雙臂蓄力,石磨開始緩緩轉動起來。石磨間的麥粒在沉重的壓力下漸漸破碎,化為細膩的麵粉,伴隨著磨盤旋轉的吱呀聲,彷彿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與辛勤的勞作。清歌則在一旁添料,偶爾投以讚賞的目光,他們之間的默契在沉默中形成,猶如武者之間的暗語交流,無需多言,心意相通。

空氣中瀰漫著新鮮麥粒研磨後的淡淡香氣,混合著汗水的味道,那是屬於勞動者的淳樸與堅韌。太皓額頭上滲出顆顆晶瑩的汗珠,但他毫無怨言,反而覺得這是一種難得的寧靜和平凡的幸福。

正當太皓與清歌合力完成磨面的重任,手臂上的肌肉尚未鬆弛之時,門外忽然傳來一陣細微卻清晰的敲門聲。這聲音如同夜貓子輕撓窗戶紙,瞬間令他們神經緊繃,面露驚恐之色,難道那追捕太皓的士兵發現了端倪,又折返回來?

清歌竭力穩住心神,朝著門外高聲詢問:“誰呀?”

門外傳來稚嫩而熟悉的童聲,如同泉水叮咚,清澈明朗:“阿嫂,是我,七郎。”

一聽是七郎,清歌緊繃的心絃瞬間鬆弛下來,她轉頭看向太皓,舒緩口氣道:“是奴家小叔子,不必擔憂。”

清歌邁著輕盈的步伐,上前打開了門扇。門外除了七郎,赫然還並排擺放著兩桶滿滿的清水,映照著午後燦爛的陽光,波光粼粼,顯得分外珍貴。

她一眼看出,這兩桶水對於年紀尚小的七郎來說,必然是難以承受的重量。她心疼地俯身問七郎:“是不是阿孃幫你提來的水?”

七郎低頭赧然,瘦小的肩膀微微顫抖,他低聲回應:“阿孃把水放下就走了……”

清歌連忙招手道:“快快進來,七郎。”她迅速接過七郎手中的扁擔,憑藉自己嬌弱卻堅韌的力量,將兩桶水逐一提進院中,而後輕輕闔上門扉。

七郎瞅見站在院中的太皓,他那純真的笑臉綻放,眼中閃爍著驚喜之色,歡快地喊道:“阿叔,原來是你啊!剛剛阿孃還在唸叨著,說是官府正在四處抓你,心裡一直為你懸著。沒想到你安然無恙,躲在我阿嫂這裡。”

太皓聞聲,眼底掠過一絲感動,喚了一聲:“七郎。”那熟悉的聲音中蘊含著深厚的關切之情。

清歌見狀,柳眉微挑,饒有興趣地接口道:“原來你與我這小叔子早有交集。”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探究。

太皓長嘆一聲,彷彿回憶起了諸多往事:“其中緣由,確是一段曲折的經歷。”他娓娓道來,將昨晚自己為七郎家辛苦打水,卻因誤解遭受官府追捕,最終被迫逃離的遭遇詳細講給了清歌聽。

清歌聽罷,美眸流轉,恍然大悟:“原來這兩桶水也是你親手打來的,我卻渾然不知,還要你幫忙磨面,真是錯怪你了,應當對你深表感謝才是。”她言語中滿含歉意與感激,同時又對太皓的俠義之舉愈發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