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342章 七大臣議太皓罪



            太皓的話,如同一陣輕風掠過水麵,雖然暫時安撫了凌誼,但在朝堂的深處,一場更大的風波正在醞釀。

三日後的清晨,皇宮內的朝政殿內,八位攝政大臣齊聚一堂。他們的眼神中都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銳利,彷彿在尋找著朝中的隱患。

國舅曉彪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各位大人,我認為有必要開始徹查在朝中支持長襄公主和支持玄宵的官員。這些官員對新皇的忠誠度存疑,可能會對國家造成威脅。”

此言一出,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幾位攝政大臣交換了眼色,心中各有盤算。他們都知道,長襄公主的叛亂雖然被鎮壓,但她的影響力仍在,必須徹底清除。而玄宵雖然被封為了姚王,讓他遠離了都城,但他的勢力在朝中或許也存在著威脅。

裴飛眉頭緊皺,聲音堅定地說:“那就先從朝中握有實權的官員開始查起,御史大夫凌誼先前多次蠱惑朝中官員,試圖讓官員們協助玄宵奪取帝位。我建議,先將凌誼抓起來審問。”

都童點了點頭,附和道:“我贊同裴飛大人的說法。凌誼也曾找過我兩次,我看可以先拿他開刀,以儆效尤。”

太皓聞言,急忙辯解道:“凌誼大人之前確實幫助過我,我認為他已經改過自新,不必急於抓捕。我們應該先調查一下其他官員,確保沒有冤枉他。”

國舅曉彪冷笑一聲,質疑道:“太皓大人,你這是在袒護他,還是另有所圖?”

太皓臉色微變,語氣堅定地說:“我只是提醒諸位大人要謹慎行事。畢竟,凌誼是御史大夫,職位重要,冤枉了他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眾大臣各執己見,爭論不休。他們心中都明白,這一切的背後,是新皇即位後權力重新洗牌的開始。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到朝堂的格局,也關乎著各自的利益和未來。

經過激烈的爭論,議論的結果已然明朗。在這場權力的角逐中,太皓未能說服其他七位攝政大臣。他們決心已定,決定立即捉拿凌誼,並對他的府邸進行徹底的查抄。

為了確保行動的順利進行,他們對外宣稱:凌誼勾結外族,對朝廷懷有二心。這樣的罪名一旦落實,他將面臨嚴重的懲罰。

在攝政大臣們的授意下,大批的禁軍包圍了凌誼的府邸。他們如臨大敵,嚴陣以待。一時間,府邸內外充滿了緊張與肅殺的氣氛。

禁軍們衝進府邸,開始對每一個角落進行仔細的搜查。他們翻箱倒櫃,不放過任何一絲線索。隨後,凌誼被捕並被帶到了大牢中。他望著牢門外重重的鐵鎖,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自己已經被打上了叛徒的標籤,未來的命運已經無法掌控。但他知道,要想活命的話,就必須要抓牢太皓這根救命稻草。

牢獄之中,凌誼雙手緊握著冰冷的欄杆,聲音嘶啞而急切:“我要見太皓大人!我要見太皓大人!”

他的呼喊在空曠的牢獄中迴盪,卻無人回應。鐵窗外,只有昏黃的燈光映照著他的身影,顯得格外孤獨和無助。

這呼聲,很快就傳到了太皓的耳中。太皓在得知此事後,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在這個關鍵時刻,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到整個朝堂的局勢。他不能冒險去大牢中與凌誼會面,以免陷入更大的困境。於是,他選擇了不去理會凌誼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