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懸馬古道

  懸馬古道雖然是一個要地,但是,卻並非是一個險地。在那種平原開闊之地,一旦無險可守,再加上他們手中的兵馬都是步兵,而且還是屯田軍。以一敵三,等到塵埃落定之時,這支人馬的結局不容樂觀!

  甚至有些不客氣地說,這一支部隊,其實就是為了過去送死的,是為了用他們的命來給諸葛亮與管仲爭取這一戰勝利的機會。

  “皇甫無歸一旦爭奪懸馬古道,那三千重騎,就算不會全部派出,但恐怕也會至少分個幾百人過去!”管仲又一次開口了!

  敵軍十幾萬人馬之中,也只有三千重騎。養重騎是很燒錢的一件事,普通一騎相當於三到四名輕騎的價錢。這東西利弊都很顯著,弊處是重甲重馬,披甲慢,上馬慢,可以說除了上馬以後衝鋒,什麼都慢,而且轉身更慢。

  但在合適戰場上,被許多輕騎譏諷為一錘子買賣重騎,其實是當之無愧戰場之王,尤其在場地寬闊易於廝殺的懸馬古道。

  重騎的威力顯而易見,而且還是佈置在懸馬古道那種地勢開闊的地方。而現在管仲與諸葛亮的手中卻也只有屯田軍,別說是重騎了,連騎兵,甚至是重甲步兵都沒有。

  僅僅只派出一萬人的話,最後的結果真的只會是送死!

  “這河北道之中,據亮所知,有一個地方絕對可以搞到大量的強弩重甲!”諸葛亮有些嚴肅道。

  就算是真的派一萬人去送死,但也必須要讓這一萬人死的有價值,至少得堅持到他們的計劃完成之時。

  因此,在他們的兵力有限,已經沒辦法繼續給他們增援兵力的情況下,諸葛亮也就只能在裝備上給他們想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