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李明鏡

  像北冥清流這樣的人,天下百姓的飢寒困苦,他經歷過嗎?天下眾生的期望,他又真的體會過嗎?他什麼都不知道,又什麼都未曾瞭解過,談及到天下百姓之苦的時候,這中間又能有幾分的真情實意?

  倒是李玄衣,小時候還真得過,過幾天苦日子,對於百姓的苦難。也有更多的認同感!當聽到師妃暄談起這段話的時候,他的真情實意也要真正更多一些。

  李玄衣之父,河北道刺史李明鏡,不同於燕南道範同出生於高門大戶,這是一個真正的草根階級出身之人。

  寒窗苦讀二十年,和許許多多的科舉考生一樣,也曾經有過金榜題名的夢想。但只可惜,最後的一個結果但卻是名落孫山。

  名落孫山,這並不是說這個人沒有才能,事實上,這貨也是真的才華橫溢。但是,就是這手字有點拿不出手。

  就算是放到現在,也同樣是如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後雖然也請了不少書法大家請教,只是,在這方面,立明堂或許真的就是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下的辛苦頗多,但卻始終沒有什麼長進。

  因為這回事,他可從來沒少被官場的同僚“取笑”過。

  而在科舉之中,“書”也是一個人的成績的參考標準之一。

  也算是他的運道好,遇到了當時的左相,便被左相看對了眼,收為了自己的門生。

  那位左相病逝之後,李明鏡也多少繼承了人家的一點遺澤,又進入了當年的蒼帝的眼中,那個時候的四明之變才發生不久,蒼帝正是大量培植和提拔自己親信的時候。

  不過,又沒有幾年的功夫,本來一路高升的李明鏡卻被“連貶”了三級,打到了地方之上。

  但是,從中央被打到地方,卻反而是很多人希望得到的待遇。也看這十年多的時間裡,李明鏡從縣令到郡守,最後再到刺史,這副派頭,實在是令人羨慕。

  很多人都猜測,如果不是蒼帝駕崩的話,或許也就這三兩年的時間裡,李明鏡應該就是重新迴歸中央的時候了,很可能就是六部尚書之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