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九百九十章 話題有通誰無奈

四個王府的護衛更是嫻熟,他們伙食好,挑選的時候身體就比正常的強。

以後各自負責一個封地,有地方突然造反,親王要帶著護衛去平叛,對方有火槍的話,挖塹壕應對。

“巧兒妹妹,其實基本上不需要平叛一方挖塹壕,武器不一樣,分給地方的武器差至少一代。

宋朝的時候,尤其是北宋,趙匡胤是領兵的將領,他造反,之後採取強幹弱枝的辦法來杜絕他一樣的將領造反。

以文臣統治武官,最後的結果就是國破家亡,家是皇家,百姓的家庭沒人在乎。

換跟說法叫國破山河在,只是朱顏改,唐後主李煜寫的雕欄玉器應猶在。

結果趙匡胤他弟弟趙炅趙匡義,後來改名趙光義的宋太宗就容不下他,不如咱的陛下。

四川的夏國那些人,沒殺,而是送到高麗去了。

咱們大明不能強幹弱枝,地方軍隊要比別的地方強,咱就是武器先進一點,戰鬥人員素養高一點,後勤貯備充足一點。”

鈴兒看別人幹活無聊,就與謝巧兒東拉西扯的,她也願意賣弄一下。

以前她自卑,一個村子裡的孩子,不識字,不會算術,吃不飽飯,饞肉,冬天的時候皮膚同樣不好。

她羨慕那些富貴人家的孩子,大官家的更不用說,換到曾經,謝巧兒是她高不可攀的存在。

如今他會的東西多,憨憨哥總教,像講故事一樣把歷史上的事情說清楚,包含了詩詞歌賦。

詩是詩經的詩,近體詩的詩,詞就是詞,帶詞牌的,從詞牌還能引申出一部分的曲。

賦自然是以散文方式加固定韻來寫的情景交融的體裁,而歌,指歌行。

不能白學,學的時候那麼喜歡,正好拿來聊天。

“其實還是強幹弱枝啊!只不過咱大明整體武器好,地方的武器打不過禁軍。

宋朝打仗確實不如咱們,陛下放心將領在外領兵,趙匡胤死得太早了,否則的話,還能繼續打,把幽州、燕州、雲州等十六個州打下來。

那樣就多了養馬之地,唐朝的時候,在黃河幾字段的地方就養馬,河套,北宋的時候那裡總打,養不好,關鍵在於治理的官員不熟悉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