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九百二十三章 免稅換法明朝詢

“那怎麼辦?無商不活!”里長發愁,不叫商人變富,誰來運輸東西?全指望百貨商店不行。

“咱說的是豪商,一個地方的商人能夠左右一個地方的安穩和經濟局勢。

現在那些商人距離豪商早著呢!這邊的路不好,告訴其他的商人,過來賣東西免稅。

本地的有商鋪的商人不免稅,不然沒錢發展了,除非咱們此地金融業好,但顯然不是,免稅這個……”

朱聞天看一眼手錶,還有時間,那就多給里長講一點,天天都得講,一時半會兒的根本講不完。

里長認真地聽,他好回頭講給別人,即便傳聲筒,也要有職業素養,把聲傳妥當了。

時間流逝,中午到來。

沒有羊了,也找不到那麼多的雞鴨鵝來殺,養的豬還不夠大,總不能吃烤乳豬吧?給百姓留點東西。

既然都不能動,只好吃全魚宴,這個還能支撐得起,旁邊好幾條河匯流進汾水。

小蒸汽機拉網出去轉一轉就一大網,該烤的烤、該燻的燻、該煎的煎、該裹面炸的也跑不了。

不同的魚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只要調料帶得夠多,便不會難吃。

胖頭魚自然吃腦袋最香,黑魚……反正不吃生魚片,黑魚骨頭可以弄個香酥魚骨。

鯽魚、草魚、鯉魚、小白條……

清蒸、紅燒、醬燜、豆乾煲、直接烤……

護衛們不行了,需要王府的人給予戰術指導,工匠們沒工夫做飯,他們忙著打造工具。

百姓去挖野菜,有護衛拿大棒子捶打魚肉,一會兒跟野菜一起做丸子。

挨著河邊住的百姓偶爾也弄條魚吃,不過一般都是煮,其實是燉,煮沒有什麼味道,速度快,熟了就行,放調料了也不入味。

現在看著同樣是魚,四個親王的隊伍做出來的樣子咋就那麼多?

有了燉湯的魚和煲的魚,吃麵食最適合,米飯拿魚湯泡飯口感不好,燙麵的餅或發麵的餅都行。

早上做早飯的時候就留了發的面,然後烙餅,一直烙,烙餅不像蒸饅頭,一個屜能摞一個屜,發麵餅只能一鍋一次烙幾張,熟了的拿一邊去,再補進去生的烙。

發麵餅佔肚子,覺得吃撐了,過一會兒也能消化掉,就擔心百姓吃到好的魚宴時把自己給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