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六百八十三章 專利認可在金錢



            “諸卿看看這個落地鍾,過些時日,每個地方會放一座。之後有小的,五品及以上的官員可以帶回家,切記不要丟失,壞了無妨。”

早朝開始,朱元璋把第二口落地鐘擺出來,第一口他不想拿了,要留作記念。

他不願意稱呼為口,本來就是送鍾,然後又論口,棺材才論口呢!

人家下丘村稱呼為大表,就怕犯忌諱。

一眾大臣看著落地鍾發呆,胡惟庸摸摸鼻子,之前他沒有這個習慣性動作,他不是面朝下拍了兩次嘛!鼻子差點摔骨折了。

“恭喜陛下!”作為唯一的一個丞相,胡惟庸先出聲。

他看著落地鍾,確實喜歡,之前的航海鍾拿不到,這個大的搬回家,可了不得呢!

“不忙恭喜,是小的,咱給擺出來的是大的,你們只能拿到兩尺高的,掛牆上最好。

看它的形狀,擺案子上像擺了個牌位似的,本來它就叫鍾。

一個計時的東西,拿回去要好好保存,是借你們的,不是給你們的。”

朱元璋提前說好,這玩意兒太貴重了,若非是下丘村給出來的,換個工匠就得抓起來問,然後封鎖技術。

“謝陛下!”胡惟庸又出聲,他目前權利最大。

“不用謝咱。下丘村說了,人最害怕的是未知,每天接觸最多的未知是時辰。

大家都是看星星、看日頭,只有少數人能算出差不多的時辰,其餘是估計。

咱當過和尚,敲木魚其實就是計時,不過咱學得不好,沒學多長時間就出去了。

木魚不是一直敲,也不是一個人不停地敲,是換人,然後看日月星辰來敲。

說白了跟打更的人一樣,包括誦經,全是可以計時的,人家就是厲害。

咱當時不懂,後來下丘村告訴咱,那個誦經是有節奏的,時間配合著木魚,就比較準了。

那麼看到了時辰怎麼走的,就不恐慌了,每天有提醒。”

朱元璋說起人對時間的認知,這個是里長灌輸的,然後仔細一想,沒毛病。

人的生存其實就是在計算時間,如果失去了時間,人會出現問題的。

比如把一個人關在一個房子裡,食物隨時能夠取用,衛生間也在那擺著,包括洗浴等東西。